透過這一路段後,列車開始加速,林俊這才返回車廂。蘭德斯科奇不得不多說一句:“***,您需要注意自己的安全,外面有可能‘混’進德軍地間諜。”
林俊笑笑:“下次注意。”
德國人是派出了一些特工人員和破壞分子到蘇聯後方,各地上報的抓獲德軍特工的報告林俊也知道但德國特工去掃雪的可能‘性’不大:‘混’進來就難,更不用說就是有也該‘混’在車站等一些顯眼軍事目標。
。。。
第四百二十二章 布勞希奇的困境
。在納粹進攻挪威、丹麥和南斯拉夫的戰爭中,約德爾起到了他人不可替代的作用。1940……1941年,他是代號為“巴巴羅薩計劃”的進攻蘇聯的作戰計劃的主要炮製者之一,並簽發了該計劃。到目前為止,他已經簽發了有關***蘇軍戰俘的軍令,對德軍早已存在地***戰俘的暴行起到進一步推‘波’助瀾的惡劣作用。
威廉…凱特爾,這會在德軍高階將領中就享有“走狗”的綽號。這是因他對希特勒俯首貼耳,心領意會而得名。
蘇德戰爭開始後,凱特爾地指揮機構把一些戰役中個別將領成功的臨時措施當成了包醫百病的靈丹妙‘藥’,用希特勒只進不退的公式去代替靈活和負責任的指揮。代替利用空間和‘交’替實施進攻和防禦地原來陸軍總參謀部充滿活力的那種巧妙行動,而且越來越信奉這一公式。
凱特爾幾乎完全否認軍隊退卻是為了恢復行動自由或節約兵力的一種作戰手段,他的戰略觀點簡直染上了希特勒的病態特徵,他已經漸漸習慣於元首永遠也不會犯錯誤的神話,他信奉元首的直覺。不顧一切地保持對元首的信賴,從心裡感到希特勒是“有史以來最偉大的統帥”,這不是一般的阿諛奉承,他已被希特勒地魔力所降伏正因為如此,他現在是身邊那個注意力不集中地瓦爾特…馮…布勞希奇在軍隊中最主要的“敵人”之一!
瓦爾特…馮…布勞希奇,他從不敢對希特勒入侵蘇聯的決心提出疑問,儘管入侵蘇聯將導致可怕的兩線戰爭。當希特勒指示陸軍進行“無情的種族戰爭”、要求就地槍決蘇軍政治幹部時,曾有幾位軍官要求希勞希奇提出抗議,布勞希奇則拒絕去冒‘激’怒元首的風險。
其實早在今年‘春’季,布勞希奇與希特勒之間就進攻蘇聯的問題發生過意見分歧:結果是。這位元帥不僅要和紅軍作戰。還要同希特勒的偏執做鬥爭!可憐的是布勞希奇地口才完全不像他的軍事才能那樣出‘色’,完全不是希特勒的對手,這決定了他只能聽元首的。
原來布勞希奇對蘇聯的計劃是以莫斯科作為作戰地首要目標占領莫斯科,不僅能摧毀蘇聯地抵抗決心,也佔領了蘇聯最重要的鐵路樞紐,那樣蘇聯就想再打下去,兵力地大範圍大規模有效調動就是一句空話。
他和他手下的將領認為:對蘇開戰主要目的就是消滅蘇聯的武裝力量,而達到這一目的最迅速、最可靠的途徑就是向莫斯科‘挺’進!
但希特勒有自己的考慮:在戰爭一開始時,他首先想在北邊和南面奪取決定‘性’勝利!就是在邊境作戰受阻那段時間也沒有改變自己的決心。德國資源有限。希特勒認為奪取盛產糧食的烏克蘭和克里木、高加索地區的石油產區,比軍事勝利更重要,至少在當時是更加緊迫的事(油也快沒了!)。
北方集團軍群的第一項使命是攻佔列寧格勒,因為希特勒認為那是***主義組織的中心;在攻佔列寧格勒之後還要佔領烏克蘭等地區,然後才是莫斯科。
可惜北方集團軍群被圖哈切夫斯基指揮的‘波’羅的海方面軍給擋在了拉脫維亞。“紅‘色’戰神”用只相當於北方集團軍群三分之二兵力的部隊就報銷了希特勒的第一步計劃。連立陶宛都沒全部吃掉。
德軍沒有想到紅軍的戰鬥力有如此強大,當在白俄羅斯陷入暫時的僵局後。希特勒不得不重新審視自己的決定,從兩翼‘抽’調部隊支援中央集團軍群。如果博克在兵臨“斯大林防線”時就得到兩翼的支援,那朱可夫也沒有足夠的部隊死守明斯克。等到兩翼‘抽’調完畢,西方面軍也得到了源源不斷的補充,明斯克,甚至是整個白俄羅斯戰線都成了不折不扣的絞‘肉’機!
羅馬尼亞的石油供應已基本恢復,現在高加索的油田已是第二部目標,牆上的作戰地圖就是白俄羅斯前線!
希特勒不僅僅是偏執狂,他也有理智:也不能把戈林給‘逼’急了,在戈林的臉‘色’開始變紅時適時停止了“狂轟濫炸”。“我的陸軍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