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明代以來,在中國窮鄉僻壤間遊歷的外國人大多是傳教士。他們剛剛進入這個帝國的時候 簡直按捺不住心頭的喜悅,因為他們看見在這片國土上,無論多麼荒僻的村莊,都會有一座 廟,裡面供奉著神靈的牌位。 傳教士們認為:這是一個對神靈抱有虔誠之心的民族,這是〃開墾上帝子民的一片沃土〃。 然而,沒過多久,他們就發現自己錯了,因為他們走進了那些廟後,看見了一個令他們迷惑 不解的現象:散落在中國鄉村中的那些廟大都搖搖欲墜,粗糙破舊,裡面的神像殘缺得令人 根本看不清〃神〃的神情。 如此的神廟代表著中國人對它的信仰徒有其表。 儘管文明發祥絕早、文化傳統極其悠久,但是,在中國漢民族生活的土地上卻從來不曾誕生 過嚴格意義上的宗教。 中國幾千年的封建社會一直是儒家學說的天下,但是〃儒學〃不是一種宗教。宗教的最顯著 特徵是對某個固定不變的神或者偶像的崇拜,而中國的儒學從它誕生之時起,其理論核心便 是無神論。儒學其實是一種倫理制度的〃課本〃或〃章程〃。它主張控制社會秩序的力量不 是來自信仰,而是來自自我道德約束。它的所有著述無不是關於道德的說教。這種說教不是 用某個神靈的力量來規範人的行為,而是要求人在思索和領悟中教育自己。如果說儒家學說 還給了中國人一種值得敬畏的東西的話,那就是〃天〃了。儒學在幾千年裡不停地告訴中國 人要〃知天命〃。但是,儒家的宗師孔子和他一代又一代的信徒們,誰也沒有把〃天〃到底 是什麼或者到底代表著什麼說明白。中國的〃天〃絕不像西方的〃基督〃或〃瑪麗亞〃…… 他們是有誕生、有身世、有生命悲傷或壯麗的歷程故事的。而如果你問任何一箇中國人,無 論是學問高深的學者還是目不識丁的村夫:〃天〃是誰?〃天〃是什麼?他們定會認為問這 種問題的人肯定精神不正常。宗教往往把某種神靈擬人化,中國人也有這個習慣,但所不同 的是,中國人可以把他們所能看見的或者想像的任何東西都擬人化,不僅僅是神靈。這種擬 人化的泛濫,就是外國傳教士們所不解的〃泛神論〃。中國人把〃天〃稱做〃老天爺〃,這 在中國僅是一個輩分的尊稱……即使是如此具體了,中國人也無法回答自己頭頂上那個無所 不能地支配著他們命運的〃天〃是怎麼回事,他們對本事大得他們都不敢得罪的〃老天爺〃 也就是知道〃它能夠管理天氣〃。當然,中國人的〃老天爺〃還有一個夫人,叫做〃土地奶 奶〃。雖然〃天〃在中國不是一個神靈,但這並不妨礙中國人照樣敬畏〃天〃,他們認為人 如果作惡,〃天〃定會知道,定會懲罰……這在中國人的心裡並不是一種信仰,只是他們聽 慣了的一種道德說教。從唐至清,那些越洋過海來到這片土地上的洋人們無不認為中國人最 荒誕的舉動也許就是祭天了……中國農曆新年的某一天裡,在帝國遼闊的國土上,處處煙火 繚繞,從貧苦的農民一直到顯赫的皇族,都要舉行祭天儀式。但是,一直盯著中國人祭天的 外國傳教士看得明白:中國人給〃天〃供奉的食物僅僅是擺個樣子而已,〃沒過多久,他們 自己就把這些食物拿走了,而且很快就吃了〃……中國人的祭天是紮根於漢民族集體性格和 行為中形式主義的最典型的體現。 在中國,宗教有佛教和道教。 佛教是外來宗教。中國人接受佛教這個事實本身,就說明中國人不抵抗外來的教義。佛教起 源於公元前5世紀前後的古代印度,它主張依經、律、論三藏,修持戒、定、慧三學,以斷 除煩惱而成佛為最終目的。公元前3世紀印度孔雀王朝的時候,佛教開始向亞洲各國傳播。 公元前2年,西漢哀帝元壽元年,佛教傳入中國,經三國兩晉到南北朝的數百年時間,佛教 在中國的翻譯、研究和普及到達了相當規模。隋唐後,佛教在中國產生了眾多的佛門流派, 對中國的哲學、藝術和民間風俗產生了不可估量的巨大影響。但是,佛教作為一種宗教,它 始終在中國的底層民眾中徘徊不定,更重要的是,它始終沒能進入國家權力的上層而成為統 治思想。同時,對於對〃入世〃有著強烈慾望且一向重視生活享受的中國漢民族來講,佛教 教義所主張的〃出世〃僅僅是一種對於紛亂塵世的無可奈何的躲避,不到走投無路的時候他 們是不會遁入佛門的。中國人是世界上家庭觀念最強烈的一個種族,於是他們把歸入佛門稱 之為〃出家〃,而〃出家〃在中國絕對是極其嚴重的一件事情。佛教在中國漢民族聚集的地 域至今還有相當的影響,但它更多地體現在實用性很強的事物上,如美術、建築和音樂。 道教是來自漢民族本土的一種宗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