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良民。這是大清帝國政府第一次承認義和團是〃合法組織〃……這 個正式表態的一反常態和違反〃邏輯〃令人吃驚。因為,在帝國以前漫長的統治歷史上,〃 禁止結社〃是無論哪朝哪代都嚴格執行的酷法。結社就是謀反,這是鐵一般的邏輯。不要說 是一個已經公開燒殺的結社團體,就是僅僅聽到一點誰要結社的風聲,帝國的各級衙門就會 立即四處偵探,大肆捕捉,用不著朝廷特殊的諭旨,也定會以斬草除根為後快。但是,這一 次朝廷〃不管會不會,教不教〃了,千百年來帝國的統治突然例外了。 這道上諭釋出的時間是形成它的內容的關鍵。此時,那個試圖變法強國……改變祖宗的規矩 ,恢復自己的帝權……的光緒皇帝的皇位由於洋人們的反對甚至威脅,沒有按照慈禧的心願 予以廢除,事情僅僅進展到立了一個小孩子當王儲,就進行不下去了,而在慈禧的周圍,以 這個小孩子的父親端郡王為代表的排外勢力已經形成規模。 1900年1月23日,鑑於許多外國傳教士被義和團的農民們捕殺,京城內的各國公使終 於開始聚集在一起討論十分緊急的局勢了。這天是各國公使們召開研究局勢的第一次會議的 日子,參加會議的有美、英、法、德四國公使。會議最後決定,向清政府發出一個聯合照會 ,要求清政府〃發一道上諭,宣佈鎮壓兩個反對外國人的秘密結社〃。公使們所說的〃兩個 秘密結社〃是指義和團和大刀會……實際上,在山東與河北的交界處,這兩個〃秘密結社〃 早就團結在了一起以義和團的名義公開活動了。 風聲鶴唳,草木皆兵。 面對洋人們的照會,距離那個〃不管會不會,教不教〃的上諭發表不到兩個星期,帝國政府 又釋出了這樣一道上諭:〃各地嚴厲查禁義和拳。〃……顯然這個上諭是在被迫的情況下發 出的,是給洋人們看的一種姿態。 可新任山東巡撫袁世凱落實這條上諭的速度很快,7000洋槍洋炮的官兵立即出動,開始 了大規模的鎮壓義和團的行動。袁世凱本來就是一個主張對義和團騷動採取堅決鎮壓的官員 。對於朝廷的上諭,他有他的〃抗辯〃:義和團〃每於數百里外劫取財物,不得謂之保護身 家。焚燬擄贖,抗官拒兵,不得謂之非作奸犯科。掠害平民,騷擾地方,不得謂之為專仇洋 教。〃他認為,什麼〃保護身家〃和〃仇恨洋教〃,統統是幌子,義和團的農民們純粹就是 要造反:〃不管是團是會,私團官練,斷不可行,如此下去,必釀巨禍。〃袁世凱作為帝國 的軍人在對造反農民這個問題上竟比帝國的朝廷有著較為清醒的政治判斷。現在,既然朝廷 有〃嚴厲查禁義和拳〃這樣的上諭,他就毫不遲疑地立即動手了。農民的〃法術〃根本不是 帝國正規軍洋槍洋炮的對手,沒過一個月,袁世凱就把山東境內的造反農民肅清了。在袁世 凱的部下中,有在帝國消亡之後依舊〃風光〃過的著名人物,如張勳和曹錕,尤其是在民國 時期企圖〃復辟〃的〃辮子軍〃統帥張勳,有一天之內殺掉〃拳匪〃500人而受到袁世凱 重賞的記錄。不是朝廷反覆強調,義和團有〃良莠之分〃麼?袁世凱便宣佈,他殺的是那些 〃偽義和團〃,而不是〃真義和團〃。因為他知道,無論是誰,也沒有辦法甄別一個飢餓絕 望的農民的〃舉事〃動機到底是〃偽〃還是〃真〃。 袁世凱,這個帝國的省級官員,竟然在這個非常時期,在這個非常問題上,如此與朝廷的意 思相違背,至今仍然是個沒有明確答案的歷史疑團。惟一值得深思的是:袁世凱肯定受到或 者得到了帝國南方各省高階官僚們對義和團運動態度的影響和支援。受到現代商業和現代思 想影響的帝國南方官員是一個極其特殊的團體,張之洞、劉坤一、李鴻章,他們在1901 年的觀點和動作,是中國近代史上極其有趣的現象之一。 但是,袁世凱僅僅是肅清了他地面上的義和團,而那些農民們在他的驅趕下跑到什麼地方去 了,他裝做不知道……他等於是把義和團的農民們趕出了他所負責的山東省的地盤。義和團 的農民們從山東進入了直隸,山東、河北的義和團聚集到了一起,於是造反的規模和力量更 大了……老佛爺捨不得〃剿〃的義和團不但依舊存在,而洋人們總拿山東的〃治安〃問題向 老佛爺發難的危機又被袁大人解決了,袁世凱兩面都可以自圓其說。至於把義和團趕到了直 隸,而直隸是包括天津與北京在內的省份,帝國北方國防的門戶和帝國皇家的都城也許會受 到更直接的威脅,這一點袁大人可就管不著了……這就是中國近代史上能夠在帝國滅亡之後 直到民國時期依舊高官照做駿馬照騎的袁世凱。 直隸總督裕祿,滿族貴族,是一個典型的軟弱平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