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洋兵,武器又少,並不礙事,命 令端郡王等人〃勿阻洋兵入城〃。而榮祿的意見和慶親王相同,榮祿是〃城防司令〃,有權 下達〃准許洋兵入城〃的命令。但是,以端郡王為首的皇親為此而發難,大罵榮祿〃漢奸〃 ,揚言〃幾百個洋鬼子,怕他做甚〃,並且說若群起而攻之,洋人們一個也跑不了。端郡王 給步兵統領崇禮下達命令,讓他堅決把洋兵擋在城外。當得知洋兵已經進城之後,端郡王便 說,榮祿一日不除,太后一日不會支援義和團。端郡王的意思很明白:榮祿不除,他的兒子 就當不上皇帝。幾乎所有的人都說榮祿是堅決〃力言義和團無用〃的人,並且左右著慈禧的 態度;可是,連榮祿都明白,天下誰能左右得了面前這個面無表情的女人! 慈禧已經看到了一個參劾榮祿的奏摺,是甘軍首領董福祥寫的。董福祥聲稱要不是榮祿從中 作梗,給他五天時間,他就能把北京的外國使館〃攻毀淨盡〃。慈禧沒有答應榮祿的辭職請 求,但她又說董福祥雖是粗人,但〃可以利用〃。至於義和團問題,慈禧依舊沒有拿定最後 的主意,她因此而煩躁不安。 這天半夜,慈禧被一陣鑼鼓喧天的聲音吵醒了。太監們急忙進來稟報說,附近的居民都說今 天有神仙下界,正在燒香迎接。慈禧立即命令步軍去把〃生事之人拿了〃。沒過多久,步軍 奏道:生事的頭兒拿到,叫李群仔。慈禧說,就地正法。 義和團在慈禧的心目中,到底是個什麼形象? 慈禧到底要對帝國的時局做出什麼樣的判斷? 按照常年的習慣整個夏天都在頤和園裡〃辦公〃的慈禧這一天突然起駕回到了紫禁城。 6月10日,一個來自朝廷的任命讓所有的人尤其是洋人都吃了一驚:命端郡王載漪管理總 理各國事務衙門……在這樣一個東方與西方的衝突千鈞一髮的微妙時刻,一個極端仇恨洋人 的滿族貴族當上了專門處理帝國外交事務的大臣。事情已至此,一切都明瞭了……慈禧真的 要和洋人們過不去了。 沒有人知道這幾天慈禧做了什麼和想了什麼。有一個參考資料值得注意,那就是已經退職的 原內務府大臣、與慈禧家族有著戚誼關係的滿族貴族景善的日記。這個日記,後人有〃系榮 祿之偽造〃之說,史家對此並沒有定論。《景善日記》中關於6月10日這一天記下了這樣 一些事情: 一、這一天是端郡王的弟弟載瀾的生日,景善前去祝賀。在這個滿族貴族的王府裡,景善看 見這樣的情形:〃義和團百餘人在彼家中,半皆鄉民,有一團長溫順統帶之,又小孩五六人 ,約十三四歲,狀若昏迷,口中噴沫,起而奮跳,執近前之物,亂跳亂舞,口除怪聲,如瘋 狂然。〃 二、載瀾告訴景善,他相信義和團的〃神靈附體〃,並且說他的夫人進宮面見太后的時候, 把義和團的神奇的〃法術〃告訴了太后。 三、董福祥的甘軍已經入城。北京平民開始有向城外逃亡的跡象。 四、軍機大臣啟秀到景善家中拜訪,出示了一份檔案,是啟秀草擬的一份〃上諭〃,內容是 :向各國開戰。啟秀說,這份上諭,要等太后蓋上玉璽後方能生效。 以上記載至少提供了這樣的資訊:主張排外的皇親們已經與義和團搭上了關係。義和團已經 小規模地進入了北京城。有強烈排外情緒的帝國正規軍之一的甘軍已經開進城區。慈禧已經 下決心向洋人宣戰,因為如果沒有慈禧的旨意,軍機大臣不可能擅自起草宣戰詔書。 6月10日,端郡王拿到了帝國總理衙門的詔書,帝國的宣戰詔書已經起草完畢,載瀾等王 府之家已經有義和團的農民們〃跳神〃的身影,外國軍隊已經進入帝國都城……就在這個 時 候,一個被帝國通緝的革命分子正企圖〃布背水之陣,以求一戰〃,他就是孫中山。看到帝 國政治陷入混亂的孫中山明確表示,〃我們的最終目的,是要與華南人民商議,分割中華帝 國的一部分,新建一個共和國。〃孫中山有兩個計劃:準備在廣東發動起義;同時策動兩廣 總督李鴻章爭取〃兩廣獨立〃。孫中山透過關係,向李鴻章表達了意圖,但是,李鴻章沒有 明確表態,只是〃含頜〃而已。當孫中山從日本橫濱乘船向帝國的南海岸進發時,李鴻章接 到了英國人赫德的電報。電報是廣東海關司慶丕轉來的,這封電報幾乎代表了駐華洋人們的 集體立場,對李鴻章這個後來左右了中華帝國命運的人起了極其重要的影響: 此間局勢極其嚴重,各國使館都害怕受到攻擊,並且認為中國政府即使不仇外,也無能為力 ,如果發生事故,或情況不迅速改善,定將引起大規模的聯合干涉,大清帝國可能滅亡…… 請電告慈禧太后,使館的安全極為重要,對於所有建議採取敵對行動的人都應予駁斥。 吳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