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一個叫做馬克·吐溫的作家懷著 對傳教士在中華帝國所作的〃醜惡行徑〃的極端反感,在報紙上對其展開了激烈的怒罵,這 位作家最核心的咒罵是:〃教士們是在中國麥田上亂踏亂啃的一群驢子。〃一個正在醞釀著 武裝暴動的名叫烏里揚諾夫的俄國人,後來化名列寧,他在《火星報》創刊號上發表了題為 《中國的戰爭》一文,譴責俄國和其他列強對中華帝國的侵略罪行。 在中華帝國沒有被洋人佔領的廣大的南方,一個叫八指頭陀的著名的和尚為逃亡中的皇太后 和皇上的命運而痛哭,詩云:〃聞道咸陽駐翠華,不禁清淚溼袈裟。孤雲出岫宜為雨,五柳 成蔭莫憶家。〃另一個名叫辜鴻銘的帝國小幕僚更是義憤填膺,因為無法控制自己的悲憤, 他連寫數文痛斥各國列強〃卑鄙的嘴臉〃,並表達了他對皇太后慈禧無與倫比的崇敬之情。 他的文章有一個很長的副標題,即:《我們願意為君王而死,皇太后啊》。文中有頗具莎翁 風格的詩一首: 正是端王告誡議約的巨頭們說: 在我們的皇冠落地之前,有許多王冠將要被打破; 爾後每個愛戰鬥善諧謔的義和團青年, 讓他跟隨強健的端王及其同夥。 灌滿我的杯,斟滿我的缸; 跨上我的馬,招呼我的人; 亮開旗幟開火吧, 跟隨強健的端王及其同仁!辜鴻銘:《尊王篇》之《關於中國問題的近期札記》之 二十五,《辜鴻銘文集》(上),黃興濤等譯,海南出版社1996年8月版,第86~87頁。 辜大人並沒有〃為君王而死〃,因為他那時正為自己多年得不到升遷而對皇室有意見。他所 頌揚的〃最美麗、最慈祥的女人家〃,〃最偉大、最成熟的政治家〃慈禧,在躲過了190 0年的災難之後終於讓他當上了帝國的一個海關官吏。帝國倒臺之後,做不成官的辜鴻銘改 行做了名教授。這個曾在外國讀了數年書、會說數國話的中國大知識分子,以堅持梳辮子和 欣賞三寸金蓮、主張妻妾成群和帝王制度、能把《論語》翻譯成英文再把《聖經》翻譯成漢 語而至今聞名全中國。  書 包 網 txt小說上傳分享
河船中的秀女(1)
如果辜大人所描繪的〃美麗〃不是指心靈而是指容顏的話,他的話並沒有過分恭維之嫌。按 照東方人的審美標準,慈禧年輕時的容顏是美麗的。 最早驚訝於她的美貌的是當年的清河縣令吳棠。 吳棠的奇遇開始的因由很簡單。他的一個朋友的父親去世,護送靈柩的喪舟經過屬他管轄的 地盤清江浦,他派僕人給朋友送去300兩銀子表示自己的哀悼。執行完此任務的僕人回來 一報告,他發現僕人把銀子錯送到河裡的另一條船上去了,那條船恰巧也是掛著白布的喪船 。吳棠火冒三丈,把僕人罵了個沒完沒了。他的幕僚安慰他說,反正也不好意思再把銀子要 回來了,聽說那條船裡有兩個正往京城去參加皇室選秀的滿洲秀女,說不定其中的一個姑娘 有福氣當上貴妃娘娘呢,大人這不就是歪打正著了麼。話雖然帶有調侃的意思,而吳棠竟 然重新拿出300兩銀子讓僕人給他的朋友送去,自己則親自跑到那條有兩個滿洲秀女的船 上去〃弔唁〃去了。如果說吳棠的舉動是出於幕僚們的慫恿或者出自於他機敏的官場經驗, 都有一點牽強,因為即使他是個最靈驗的算命先生,也不敢想像那條普通的河船之內竟然乘 載著未來帝國的最高統治者。他當時只是認為,既然是滿族貴族官吏的家眷,拜訪一下沒有 什麼壞處。而他真正的心思是想借機窺視一下出自深閨的滿洲秀女的容顏。果然,吳棠在河 船中看見了一個母親和兩個女兒,其中一個姑娘的美麗遠遠超乎他的想像。他根本沒有把那 位母親的〃如今人世疏冷,惟獨吳老爺古道熱腸,我們母女誓不能忘〃這一番話聽進去,他 已經魂不守舍了。 那個美麗的姑娘就是後來的慈禧,當年她年方十八。另外一個姑娘後來做了醇親王的夫人。 當時慈禧的心情正不怎麼樣,因為她的父親剛剛去世,原來那些看在她父親不大的官職上與 她們保持〃親密關係〃的人,現在誰也不理會她們孤兒寡母了。 〃河船中的秀女〃的故事情節略有出入地散見於前人的各種記載中。雖然有人經過考證指出 這個故事存有某些〃主觀臆想〃的成分,但從1869年時任湖廣總督的李鴻章接到指派他 〃查辦四川總督吳棠〃的聖旨後所表現出的痛苦躊躇,足以證明吳棠當年的這一段奇遇不是 沒有根據的。慈禧被選入宮中後,儘管吳棠以一個無才無德的小貪官形象而遭到同僚們的鄙 視,但他還是官運亨通得以連連升遷,一直做到四川總督。由於他在四川索禮受賄、橫行霸 道的行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