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的水都要斷絕了。戰鬥開始的時候,他們根本來不及考慮什麼戰場地 理,充其量也只能盼望牆壁和窗戶能夠更結實一點。 中國人還佔據著〃人和〃。所謂〃人和〃,就是人心的向背。1900年夏天發生在帝國都 城裡的戰鬥的參與者,是得到廣泛支援的數十萬〃武裝〃起來的農民,而帝國的正規軍隊向 戰鬥地域開進的時候,市民們更是夾道歡呼。同情洋人的中國人少之又少,而且同情者不可 能採取什麼具體的行動。參加戰鬥的中國人不缺糧食和一切補給,北京平民幾乎家家都在傾 囊相助,因為這已不是〃亂民〃在胡鬧,而是帝國政府在行動……〃傾其國力,盡其所有〃 ,聲勢浩大,威武雄壯。 〃戰鬥〃無日不有。 兵攻、水攻、火攻。 〃團民英勇無比〃。 洋人們膽戰心驚。 大炮、地雷、火藥。 洋人們彈盡糧絕。 我持天理人心,全城皆為我家,數十萬人同仇敵愾,這不是〃天時、地利、人和〃是什麼? 中國人在本國的土地上動用了他們可以動用的一切手段,而被攻擊的洋人們男女加之老幼總 數不足三千,且孤立地深陷於異國他鄉極其狹小的空間之內,所以,中國人幾乎根本不 會在這場不能稱之為一場〃戰鬥〃的戰鬥中失敗。 六十多天內烽火連天,六十多天的〃戰鬥〃〃異常酷烈〃,而最後結局竟然是:中國人成片 地倒在自己都城的土地上,他們都是年輕的義和團團員和帝國的兵勇……洋人們取得了最後 的勝利。 歷史殘酷的真實是無法用習以為常的思維理解的。 義和團們首先攻擊的是京城內的教堂。其中攻擊最烈的是北堂。 北堂,即位於西安門內北側的西什庫大教堂,為天主教設在中國北方教區的總堂,主教就是 那個曾被帝國皇帝授予二品頂戴封的法國傳教士法維埃……中文名:樊國樑。西什庫教堂建 於外國傳教士們在中國傳教的黃金時光中,那時的樊國樑雄心勃勃,立志要把上帝的福音傳 遍中華大地,讓這個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成為天主教在東方最龐大、最堅固的基地。為此 ,財大氣粗的天主教會有足夠的金錢在中華帝國的都城修建一座足夠輝煌的教堂。設計圖紙 上顯示,這將是中華帝國土地上的最高建築物。但是,當拿了〃回扣〃並且和教會簽訂了合 同之後,帝國的官員們發現,如果這座教堂按照圖紙修建起來,站在教堂的頂樓上,紫禁城 內皇家的一舉一動都將一覽無餘。於是,在反覆交涉沒有結果之後,帝國政府表示〃願意付 出建築費的三倍價錢〃來換取對合同的修改。教會方面同意了,惟一令他們遺憾的是,早知 道就應該把教堂的建築費用估算得更高一些。即使如此,竣工的西什庫教堂依舊是一座精美 高大堅固的建築物。它至今依舊矗立在原來的位置上,只不過1901年以後做了大規模的 修繕,這座高大的灰色宗教建築上的斑駁煙火痕跡消失了……如同中國人關於它的記憶一樣 。但是,洋人們的記憶是不會被輕易抹掉的,因為那些心驚肉跳的日子留給他們的印象刻骨 銘心。 在北京城裡的其他教堂都已被義和團焚燬之後,惟獨西什庫教堂依舊矗立,於是,它顯得更 加孤獨無助岌岌可危了。 教堂受到攻擊時,教堂內正〃人滿為患〃:在這座教堂裡供職和從外面逃來的神職人員已有 數十人之多,其中法國傳教士13人,女傳教士20人,為逃避義和團的殺戮而躲進教堂避 難的中國男性教徒一千多人,而教徒們攜帶的老人妻孩,加上外國人的妻子、孩童,婦 孺人數達兩千二百多人。這些人都是非武裝人員……除了恐懼之外,他們手上什麼也 沒有。 負責教堂防守的武裝人員共41人,即法國水兵31人和義大利士兵10人,負責指揮的是 一名叫做奧利維利的年輕的義大利海軍中尉。這些外國軍人是兩個星期之前在中華帝國政府 的允許之下從天津乘火車進入北京的聯軍中的一部分。他們是6月1日下午被分配到西什庫 教堂來的。 也就是說,西什庫教堂受到攻擊的時候,保衛教堂的是41條洋槍。 大約是在6月16日左右,強烈預感到危險即將臨近的西什庫教堂大門緊閉,門口和窗戶已 經用裝滿土的布袋壘起了防禦牆,法國和義大利官兵們開始晝夜值勤,警惕地注視著教堂四 周混亂喧囂的街道。 教堂內所有的人都知道他們已經被嚴密包圍。 大約在早上,隨著一聲響亮的呼哨,一支箭射進了教堂,箭上縛有信二: 字示天主教民知悉:今天津等處洋人皆已平抄盡淨, 汝等守此彈丸之地,內無糧米,外無救兵,汝等識時務 者當自出投誠,必不殺害爾等。若能殺一洋人獻首級者, 賞銀一兩;若拿一活者送到本團,賞銀五兩。指天為誓, 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