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字的八丈遠外,因為朝廷要殺的不僅僅是康有為一個人,而是 要殺朝野內外所有的〃康黨〃。在十分委屈的心情下到廣東就任兩廣總督的李鴻章接到的諭 旨是:〃嚴拿康黨,剷平康有為的祖墳。〃 因甲午戰敗而被貶出京城的李鴻章臨走照例要晉見慈禧謝恩,在朝上,慈禧拿出有人彈劾他 是康有為的同黨的奏摺給他看,李鴻章的回答令慈禧萬分驚駭,李鴻章說:〃若舊法能強國 ,吾國早已強矣。即變法則為康黨,臣罪無可逃,臣實是康黨。〃慈禧驚訝之後捉摸好半天 ,最後才斷定李鴻章反對的不是她而是保守派,於是沒有把話題繼續下去。李鴻章到達廣州 之後,又有人向他請教對康有為的看法的問題,李鴻章再次脫口而出:〃朝廷意抓康黨,爾 等無需怕,吾即是康黨!〃在場的人嚇了一大跳,除了驚訝於這個老漢臣的膽大包天之外, 還驚訝於盡管康有為咒罵李鴻章賣國的措辭比誰都尖刻,但這個〃有宰相之名的一品大員還 是公然聲稱自己是康有為這個六品官的黨羽〃。孫寶■: 《日益齋日記》。 還在與太平軍作戰渾身都是殺氣的時候,李鴻章就已經顯露出和其他帝國官員的不同之處: 他對外國的科學技術和本國的經濟活動表現出極大的興趣。最初的動機是:淮軍需要弄到得 銀子以買武器。他帶兵到上海之後不到三個月,就把江蘇巡撫薛煥擠走了,以使自己能夠自 由地運用上海這個商業城市的財富。當時的上海道吳煦是個有名的利用職權貪汙的官員,一 天晚上李鴻章身穿便服來拜訪他,閒談之中好像無意之中提出要了解一下上海地區的賦稅情 況,沒有提防的吳煦拿出來幾本賬目讓他過目,李鴻章看了一眼問,還有沒有?吳煦又拿出 幾本。直到吳煦的所有賬目在桌子上堆成一大堆的時候,李鴻章從懷裡掏出個黃色大包袱皮 ,把賬目本全部裝了起來,說要拿回去看,免得掃了現在閒談的興致。吳煦眼看著李鴻章手 下的人把包袱扛走了。經過對上海賦稅情況的審查,李鴻章抓到了吳煦貪汙的事實,然後把 他也擠走了。自從有權力控制上海的銀子起,他就開始大量地引進洋人的機器裝置,創辦自 己的軍工企業。上海的〃洋槍三局〃是中國第一個近代軍工企業,它生產出第一批〃國產〃 的武器彈藥。儘管當李鴻章採購的外國大機器運到上海時,他面對〃一堆鐵塊〃還是感到了 心裡沒底,但當裝置安裝完畢並且運轉起來的時候,他就極其興奮了。他算過一筆賬:一發 即使是從英國軍艦上偷來的最普通的12磅重炮彈在中國市場上也要賣到30兩銀子,一萬 發銅帽子彈要19兩銀子以上,而如果自己生產軍火,能夠省多少銀子?憑什麼咱們要把白 花花的銀子全給了洋人? 從力圖使自己的淮軍裝備全部近代化的初衷出發,李鴻章興辦企業的舉動一發不可收。他 曾經收購過一座原來屬於洋商的完整的工廠,這座工廠後來不但可以製造大炮,而且那時的 李鴻章居然就想到了戰後的〃民生日用〃問題,他使這座機械製造廠具備了軍民兩用的功能 ,並且在裝置開始正常運轉之後,立即把工廠的洋名字改成了〃江南製造總局〃……按照他 的話說,為的是〃以絕洋人覬覦〃。 對世界近代工業技術的理解,無論官民,在當時的大清帝國都是開天闢地的事情。創辦企業 不僅僅需要的是財力,更重要的是需要思想和觀念的轉變。李鴻章在寫給朝廷的一封奏摺中 ,對蒸汽動力運轉狀況的描繪顯示出一個帝國官員對新事物的絕大興趣。這份奏摺無異於一 篇產生於一百年前的科普文章,其中所敘述的原理之複雜,即使是今天的中國人也不見得 人人都能看明白: 鏇木、打眼、絞螺旋、鑄彈諸機器,皆綰於汽爐,中盛水而下熾炭,水沸氣滿,開竅由銅喉 達入氣筒,筒中絡一鐵柱,隨氣升降俯仰,撥動鐵輪,輪綰皮帶,系繞軸心,彼此連綴,輪 旋則帶旋,帶旋則機動,僅資人力以發縱,不靠人力之運動。《同治朝籌辦夷務始 末》,卷25,第4~10頁。 在還沒有幾個人知道世界上有蒸汽機的中華帝國裡,一個政業軍務繁忙的朝廷重臣,能夠如 此細緻地觀察一臺蒸汽機的運轉並且弄清楚其基本運轉原理,這在中華帝國還沒有幾個人知 道世界上有〃蒸汽機〃的時代,著實令人驚歎……如果帝國的皇帝也能夠像這位官員一樣對 蒸汽動力感興趣,帝國的歷史也許就是另外一番景象了……生產動力由手工動力到蒸汽動力 的轉變,是農業社會向工業社會轉變的標誌,是包括政治革命在內的一切革命的物質動力。 不能強求當時的李鴻章明白蒸汽動力對一個國家歷史其實是具有決定意義的,但僅從他的描 述上看,雖然頭上也是頂戴花翎,腦後也拖著一條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