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這是~~~”眾人不解。
“孩子們,你們有這種心就可以了,這兩本條約確實對大清朝意義重大,但大清已經成為不在了,如果這東西對中國還有意義,那麼你們收著更好,我老了,能看到它們一眼就知足了。”老太爺微笑著擺擺手
“老太爺,您喝水!”小米及時上前,遞上一杯熱茶
“你們幾個都是好孩子,既然你們這麼用心的想知道東陵的事情,那我就把我知道的一切都告訴你們,這個故事很長很長!哎~~~~~~”老太爺喝了一口水之後感嘆了一聲。
這一聲感嘆,溶合一位百年老人所有的風雨和蒼桑,這一聲感嘆,包含了一個世紀東陵事件的撲朔與迷離。
宣統二十年七月
問好:剛看到了一則新聞,俄羅斯特警野蠻闖入莫斯科中國人集聚區搜查,有衝突發生,不知道豆子有沒有在看這個文章,她本人現在正在莫斯科陪老公讀書,希望她本人和所有華人平安~~~
正文開始:
馬老太爺本名馬思成,蒙東興安嶺達斡爾族人,明中後期屬東北野人女真部,契丹血統。明朝末年公元1644年,明朝山海關總兵吳三桂開啟山海關,清兵越過山海關南下,北部邊疆防守空虛,沙俄趁機南侵,世居於東北的女真舊部無力抵抗,只能南遷避難,斡爾族人來到嫩江流域,這裡就有馬老太爺的先祖。
同年清世祖順治登基,順治元年,達斡爾族人被清政府編為杜博淺、莫爾丁、訥莫爾3個“扎蘭”,87年之後的雍正九年即公元1731年,三個扎蘭被正式編入滿族八旗中鑲黃旗、正黃旗和正白旗各一部,自此後一百八十年內,部族並沒有重大的事件發生,直到公元1911年。這一年辛亥革命爆發,這一年馬老太爺出世,他出生在辛亥年的最後一天,兩個月之後,宣統皇帝的母親隆裕太后宣佈《遜位詔書》,這一天,傅儀六歲,老馬太爺不滿三個月。
清延雖然退位,但依然享受民國的豐厚待遇,不僅有大量的費用開支而且還住在富麗堂皇的紫禁城內,溥儀依然還是“皇帝”,馬老太爺卻只是一個普通的嬰兒,他們依然有著地位上的天壤之別,然且命運的安排,讓他們在十八年後走到了一起。
十八年,是個不短不長的時間,但是中國歷史在這十八年中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中國是個奇怪的國家,辛亥革命的發起人中山先生的思想過於超前,他認為只用自己的想象力和謙讓就可以把相對先進的*國家制度在中國推廣,2010年11月26日,國民黨主席連戰之子在黨派選舉中受到槍擊,於是給中國的關於*政治再度發出思考,這事件本身與*無直接關係,但是也從一個側面反應了*政治在中國的舉步維艱。
中山先生用他的謙讓把總統一職讓給了袁大頭,袁總統十分了解中國人的心態,但並不太瞭解自已的實力和當時的社會狀況,他選擇了恢復帝制來統一國民的心態,但是沒有考慮到當時存在的各路諸侯們的內心感受,於是戰爭再度爆發,從護國到護法,再到軍閥之間的各種征戰,等到各路大軍戰至最後關頭而無力再戰時,中國才暫時的形成對峙狀態,但此時的矛盾也更加的尖銳和鋒利。
在十八年的戰爭年代裡,所有人都忽略了另一支勢力的內心世界,他們就是剛剛亡國的大清臣子,溥儀的年齡在一天天的長大,1917年張勳復辟時,他十一歲,雖不甚明道,但絕對知理,1924年馮玉祥逼宮時他年滿十八,絕對了解其中的恩怨情仇。1928年溥儀22歲,這一年東陵被盜,對於一個帝王來講,他內心的仇恨可想而知。
老太爺幼年時,父母從嫩江流域再次南遷至遼東,因為東北的白山惡水之間,還有成群的鬍子和馬幫,已經裝備了長槍短炮的土匪漫山遍野的搶劫與砍殺,讓只擅長冷兵器做戰的少數民族也無可奈何,能做的只有逃,逃出這片白山黑水。
為保家人平安,老太爺父親於1919年送他去遼西錦州習武,時年馬思成8歲,1924年第二次直奉戰爭爆發,1925年錦州失守,馬思成與師傅南下躲避戰亂到達天津,以賣藝為生直到1928年,時年馬思成剛滿十七歲。
“宣統二十年七月,有一天師傅早早收攤,帶我連夜趕去河北,他說在那裡發生大事件,那是我第一次去東陵,也就是從又那一天起,我的一生也完全發生了改變!”老太爺認真回想,開始講述。
一個在大清亡國二十年後,依然使用末代君主年號的老人,關於他的事情,現在開始~~~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特殊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