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7部分

說:“看來你們大王這次終於恢復理智了,所以才能把過去已經拒絕的要求,又主動答應下來。恐怕,這也枉費了你們大王一番苦心。”

那位使臣沒有聽出愷撒的言語中帶著諷刺的意味,反而連聲答是。

愷撒對於阿里奧維司都斯的舉動的目的,瞭解得一清二楚。雖然這樣,他還是懷著對和談成功的希望。因為他的部下由於連年征戰,長期在外的確需要回家休養一段時間,他認為,阿里奧維司都斯有可能看在自己和羅馬人民的恩惠的面上,在瞭解了自己的要求之後,會改變態度的。

愷撒對那位使者說:“那這樣吧!五天後我們舉行面對面的會談。地點就設在我們兩軍之間的那塊大平原上。這幾天內,我們保持通訊聯絡。如果對會談細節有什麼建議,可以在此期間提出。”

阿里奧維司都斯的使者答應了要求,便回營覆命去了。

結果這五天中,雙方果然對會議都提出了細節性的建議。阿里奧維司都斯要求愷撒不要帶步兵到會談的地方去,他深恐中了暗算,被包圍起來,雙方只能帶騎兵到場,否則他就不參加會談。

愷撒不願有任何枝節橫插進來,可以讓日耳曼人作為破壞會談的藉口,又不願冒險把自己的安全託付給高盧人的騎兵。最後,他想出了一個萬全之策。就是把所有騎兵的馬都抽出來,讓給最得他信任的第十軍團的兵士們騎上,以防在萬一有什麼變故發生時,他可以擁有一支最親信、最強悍的衛隊。

就當這事傳令下去安排時,那位第十軍團的指揮官半開玩笑地說:“統帥所說的事情已違背了他的諾言。他原來只答應讓第十軍團擔任衛隊,現在卻讓他們當上騎士了!”

會談的地點在雙方營寨的中間,那是一個大平原,平原上有一個非常大的土墩。對於這一點,愷撒和阿里奧維司都斯雙方都沒有異議。

到第五天的時候,雙方就按約定的時間地點,來到了那個地方。

愷撒把他帶來的第十軍團的“騎兵”安頓在距土墩200步外的一個低處,阿里奧維司都斯的騎兵已停在相反方向同樣距離的地方。

阿里奧維司都斯要求會談在馬背上進行,並且除他和愷撒本人以外,每方只需帶十名騎兵參加。

不一會兒,雙方都到達了那個土墩處。在相距幾米處,雙方勒住馬匹,開始了一次十分特殊的會談。

愷撒首先說:“當年我擔任執政官的時候,我本人和*院給大王你的恩德如此之多,授予你‘國王’和‘友人’諸多稱號,而且贈送給你大量財物,我想大王不會是忘恩負義之人,更不會是恩將仇報之人吧!”

阿里奧維司都斯忙不迭地答道:“是啊!正因為如此,我們才進行會談嘛。”

愷撒一笑,又說:“我不得不向你指出,這種特殊的恩寵是非常少見的,尤其是日耳曼人與羅馬相距遙遠,一般只有當一個人獲得了極大功勞時,才會被授予如此高的榮譽。而大王你既沒有作為晉身之階的功績,又沒有其他的正當途徑,只是由於我和*院對你的仁愛和慷慨之心,你才能獲得這麼大的榮譽啊!我不知道將軍對這一點是否明白?”

對此,阿里奧維司都斯則報以“嘿嘿”的兩聲冷笑。

愷撒同時又指出:“我們羅馬人和愛杜依人存在古老而又密切,真摯而又深沉的友誼,羅馬*院一而再,再而三地關懷備至地為他們提出過決議。愛杜依人從來就是高盧的領導者,在它同羅馬關係密切以前也是如此。”

頓了一下,愷撒又道:“我們羅馬人的傳統和習慣是重情義,愛朋友,絕不允許讓同盟和友邦蒙受一點損失,並且希望他們能在聲譽、尊嚴和光榮上有所增長。怎麼能聽任愛杜依人受到欺凌呢?”

愷撒又提出了曾經讓那拉坎特告訴阿里奧維司都斯的要求,即要求他既不對愛杜依人,也不對他們的同邦作戰,並且交還扣押的人質。退一步說,如果不能把一部分日耳曼人遣還原來的居住地區,也要保證至少不再讓別的日耳曼人渡河過來。

阿里奧維司都斯沒有正面回答愷撒的問題和要求,而是對他的成績的勇敢,乃至軍隊大加吹噓。

他說:“我們日耳曼人之所以渡過萊茵河,不是出於自願,而是接受作為朋友的高盧人的要求和邀請而來,如果說沒有很大的希望和高昂的報酬,我們才不會來到這塊不毛之地呢!而且我們現在在高盧取得的安身之處,完全是塞廣尼人自己讓出來的,而且所押的人質也是他們自願給的。”

阿里奧維司都斯冷笑兩聲,又道:“要說取得貢賦,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