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2部分

宮嬪”,正是古代兩個嚴格執行軍法的著名例子。司馬穰苴是齊國名將,曾將閱軍遲到的監軍同時也是國君寵臣的莊賈依法處斬。孫武同樣以軍法名義斬殺了吳王寵妃,使吳國軍威大振。張九齡的意思很明顯,要軍法從事——斬!

但是,李隆基不捨得殺。張九齡堅持,並提出了第二個理由:“臣觀其貌有反相,不殺必為後患。”張九齡認為安祿山有造反的相貌,以後肯定會是心腹大患!這個說法後來廣為流傳,並有不同的版本。但從今天的角度來看,這種說法是無稽之談。張九齡又不是看相的。他要有這先見之明,就不會敗在李林甫手裡了。

不過,張九齡要嚴懲安祿山,甚至主張軍法從事,則是事實。奈何李隆基不聽。後來安祿山造反,李隆基逃到成都後,還特地派使者去祭奠了張九齡,表示後悔當年沒有聽張九齡的意見,把安祿山一刀解決,以至於現在江山危殆——腸子都悔青了。

且說當時的處理結果是,安祿山死罪可免,活罪難逃,“且停舊官,令白衣將領”。撤職,一撤到底,只能作為一個“白衣”身份。不過他仍可以繼續在軍中任職。這樣的處罰,看似嚴重,其實是留下了很多空間。

唐代君主,從李淵開始,都喜歡這句話——“使功不如使過”。意思是,用人的時候,用一個有罪的人,比用一個有功的人,要更好。讓人戴罪立功,會更大地激發他的潛力。在這樣的原則下,受到過戴罪立功待遇的將領就層出不窮,比如李靖,比如劉仁軌,比如薛訥,比如朱可夫……這些人都曾經以“戴罪”之身,立下了赫赫功績。

只不過,這次輪到了安祿山。看起來是很平常的又一次發揮“使功不如使過”的原則。所以,幾乎每個人都相信,安祿山的東山再起,會很快。

果然,三年之後,開元二十七年,739年,安祿山的機會來了:張守珪部將假傳張守珪的命令進攻奚人,大敗。張守珪隱瞞真情,謊報勝利,結果被告發遭貶。第二年,740年,安祿山被重新起用,擔任平盧兵馬使。可能玄宗提拔他上來,就是為了取代張守珪留下的空缺吧。總之,從此之後,安祿山開始時速二百碼的一路狂飆。

。 想看書來

六、一路狂飆的安祿山(1)

開元二十八年,740年,安祿山重新被起用,當上了平盧兵馬使。此時他已經三十八歲了。從這年開始,安祿山的升官速度和得到的寵幸之大,絕對令人驚訝。

也許可以提一下另外一個事情,這一年,玄宗笑納了楊玉環。

過了兩年,天寶元年(742),玄宗將此前一直隸屬於幽州節度使的營州獨立出來,並升格為節度使,稱平盧節度使,然後讓安祿山做了節度使,併兼柳城太守,押兩蕃(契丹、奚)、渤海、黑水四府經略使。安祿山終於做了老家的最高長官。玄宗這顯然是為了榮寵安祿山,他一直希望有個名將替他一手解決東北問題,現在他把這個希望選放在了安祿山身上。

這次提拔,也和安祿山自己的努力經營有關。他經營的手法其實很老套,就是賄賂欽差。就在安祿山當上平盧兵馬使的時候,當時的御史中丞張利貞為河北採訪使,相當於中央紀委副書記當了河北的欽差大臣。安祿山不失時機,“百計諛媚”,拼命拍馬屁。甚至還拿大量的金錢賄賂張利貞的手下。真是“捨不得孩子,套不到狼”啊。結果很有效,張利貞回去後極力美言。玄宗皇帝本來就對安祿山有好感,兩下一合,升官就順理成章了。

此後,幾乎所有的欽差、巡查、特使,沒有不被安祿山的拉攏賄賂拉下水的。於是,這些本來應該是皇帝耳目的官員,卻主動地扮演起了煙幕彈的角色,以致最後玄宗發現情況不對的時候,已經太遲了。玄宗甚至只敢悄悄處理掉最後那個被拉下水的宦官欽差。一個帝國被腐蝕到了這個份上,不出問題才怪。

但安祿山真正飛黃騰達,還要等到他直接拍玄宗馬屁之後。這是在天寶二年(743)。這一年,安祿山親自前往長安,朝見皇帝。並且,俘獲了皇帝的心。

安祿山為了討得玄宗的歡心,甚至編造故事說:去年七月,營州境內出現了害蟲,蠶食禾苗,我焚香祝天說:“臣若操心不正,事君不忠,願使蟲食臣心;若不負神,願使蟲散。”結果忽然來了一大群紅頭黑鳥,霎時把蟲吃得精光。安祿山講得繪聲繪色,玄宗聽得津津有味。

安祿山還扮演了一回“正義使者”的角色。就在他入朝期間,這年的科舉考試中出現了舞弊情況。有人就透過安祿山的路子來向皇帝告發,安祿山也就很直率地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