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02部分

一眼說道:“你不必說是那之後朕又去殷府奪得,當年朕與殷紹爭吵之後,因言語衝突辱了太祖和殷家祖上,被父皇得知後,便罰朕看守太廟,之後更將朕禁足在宮中長達一月,此事內務府應有記載,而那之時,殷紹並未出事,還曾用私印下發過文函給各州府衙,而朕得知安王與殷紹合謀殺害父皇之時,也還未解除禁足,亦從未離開過皇宮半步。”

正德帝說完之後,一名身形佝僂的大臣站出來說道:“陛下此言不假,當年臣掌管內務府,先帝的確下過聖旨,言明陛下言行無狀,衝撞先祖,為此罰陛下守太廟三日,不得進食,之後又將陛下禁足在霞飛宮一月,命大內侍衛看守,不得讓其離開禁宮半步,而當時殷相的確還曾下發過幾分通函給各州府衙,上面皆都有殷相私印為證。”

“張大人,此言當真?”司侯瑀轉頭問道。

“回相爺,這些事情內務府皆有記錄可循,諸位如若不信,可立即調取卷宗查閱。”那大臣肅聲道。

殿中眾人聞言皆是沉默下來,不少人都皺眉看著殷肇,若當時正德帝禁足宮中,他怎可能偷盜殷紹私印偽造這密函?

更何況正德帝說的也不無道理,這天下能人異士奇多,若真有人存心嫁禍,仿照他筆跡也的確不是不可能的事情,況且當年跟隨殷紹學習之人可並非正德帝一人,這宮中由殷紹啟蒙教導的皇子足有十數個,其中就有殿中義正言辭的榮陽王,他同樣能仿照殷相筆跡,同樣……他更熟悉正德帝的筆跡和習慣。

眾人思及此,頗有些詭異的看著榮陽王,心中疑竇叢生。

榮陽王見狀心生惱怒,看著正德帝說道:“你無須強詞狡辯,你出不了宮,難道手下人也出不了宮,況且孫安大可以在屠殺殷府眾人之後,奪了私印偽造密函,而且有殷肇為證,當年父皇有意將你驅逐出京,你定是因此才會對父皇和殷相狠下殺手!”

“是嗎?那朕倒也想知道,殷肇既早知道這些事情,認為是朕謀害殷家,謀害父皇,那為何當年殷家被滅之時他不曾站出來指認於朕?以當時殷家在大周的地位,殷紹門生遍佈朝野,大周境內更是名望不比皇室低半分,京中勢力更有大半都在殷相府手中,你若想要替殷相府報仇,絕非是不可能的事情,當初朕登基之時,根基未穩,朝中上下皆不服朕,那時候才是最好的報仇機會,可你為何放過?”

正德帝說話間手指輕敲龍椅,臉上卻浮出冰冷笑容,“如今朕執政二十載,皇位已穩,當年殷紹門生也死的死,去的去,你卻在這個時候站出來說朕陰謀陷害殷家,還是和與朕有嫌隙的榮陽王一起,殷肇,你是覺得朕好愚弄,還是這滿朝文武,天下百姓都是傻子?!”(未完待續。。)

245 逆轉(中)

“我沒有,當年殷家一夜被屠,京中兵力全在你手,我若站出來,早就被你所殺……”

“笑話!”

正德帝神情冷冽,輕哼一聲,“殷家滿門上下被殺,一個活口都沒留下,若真是朕有意謀害殷家,卻為何獨獨讓知曉內情的你活了下來,如此說來,當年必定是有人暗中幫你,那人既然能將你偷天換日瞞過了所有人,更讓朕都以為你死了,又怎會沒有能力護你周全?只要那人幫你,你只需登高一呼,這朝中上下誰人不支援你,朕又怎敢冒著失去天下民心殺了你?”

“況且……就算這京城兵力在朕手中,你不敢妄動,離開京城之後,你又怎會沒有動作,居然肯安穩縮在中州二十年。”

殷肇瞪圓了眼,怒目看著正德帝,眼底卻是出現些失算後的惶然。

當年他能逃過殺戮,被孫安放出殷相府,更用兩具假屍瞞過了所有人,就是因為有榮陽王和正德帝暗中相幫,偷天換日的用剛死不久的兩具屍體將他和殷毓秀換了出來,在加上大火燒過之後只剩下枯骨,根本沒人能辨別的出來那被燒死的,不是他。但是此時他已經指認正德帝為奪帝位,陷害謀殺殷家上下,更言明他是早有預謀殺了先帝,自然不可能對他人說當年是正德帝暗中幫的他,否則豈不是明明白白告訴眾人,他和正德帝本就是一起的?

正德帝既然謀算殷家謀害先帝,那他又算什麼?

可是他若不說是正德帝暗中出手。就只能供出當年是榮陽王相幫,但是二十年前榮陽王手握軍權,這京中勢力也有不少依附於他。若真有他幫助,他就更該在那時候就報復正德帝,而不是沉寂二十年才匆忙出手,這豈不是圓了正德帝的話,一腳踩進了正德帝話語中隱露的陷阱之中?!

他本就是精明狡詐之人,自然知道此時絕對不能順著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