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條地道的原因,與王木匠所說,一般無二。這個原因,任憑他說得天花亂墜,池大老爺只當秋風過耳;所要的就是有人咬出邵定侯。於是一面發火籤傳提邵定侯到案,一面打道回衙。
此時整條街上像看迎神賽會一般,幾乎家家都在大門外打聽訊息,談論林家的新聞。不過池大老爺的導子經過,自動讓出一條路來;這就是百姓愛戴的明證,池大老爺自然覺得欣慰。
等他回到衙門,傳提邵定候的差役,接著也就到了;說是邵定侯到杭州探親去了。
“探親?”池大老爺急急問道:“什麼時候到杭州去的?”
“他家說是去了兩三天了。其實今天上午方走。”差役答說,“只怕到杭州探親的話也靠不住,是得知風聲不好,躲了起來了。”
這差役說話很實在。然而池大老爺也不免懷疑,是他們得賄縱放;只是事無佐證,無可奈何。靜下來想一想,心裡萬分懊惱;惱的卻不知是誰?是惱自己做事欠老到呢;還是惱的朱蓮甫之流,無端干擾,以致洩漏風聲。總而言之,世間事事說來容易做來難;處處要防到,刻刻要用心,稍為疏忽,就會搞得進退兩難,動彈不得。
就拿這樁案子來講,明擺著那邵定侯主謀的嫌疑,比什麼人都重;將林家母女抓了來問,自然可以,但多半問不出究竟。即或實供,亦必都推在邵定侯身上。此人不到案,一切無從辦起。其實,這些情形,亦是預先想象得到的,偏偏就沒有想到主犯會畏罪潛逃;不然,無論如何可以先作防範。說到頭來,還是自己的顧慮不夠周密。
如今該怎麼辦呢?這樁案子辦得不上不下,會讓刑名師爺所笑。轉念到此,很不服氣,恨不得立刻將邵定侯抓到手,切切實實地問個明白。
只為一股氣平伏不下來,他顧不得其他公事,將刑房書辦找了來,吩咐兩件事,第一件,務必查出邵定侯的下落,緝捕到案;第二件,即刻傳訊林家母女。
“回大老爺的話,”刑房書辦遲疑地說,“請大老爺細細思量。傳訊邵定侯,自然應該;‘緝捕’兩個字,只怕用不上。”
“怎麼呢?”池大老爺甚為詫異,“何以用不上,難道我還不能抓他嗎?”
“大老爺自然能抓,只怕抓來了放不掉。”刑房書辦慢吞吞答道:“掘地道不犯法— ”
“什麼不犯法?”池大老爺搶著打斷,聲音粗暴,“像這種情形,非奸即盜!”
刑房書辦卻依舊慢條斯理地:“盜要賊。奸更難說。律無‘指奸’的明文。”
“什麼?莫非要眼見他們睡在一床,才算姦情。”
“就算他們睡在一床,大老爺也不能去捉姦。”這陰惻惻的挺撞,將池大老爺氣得肺部都要炸了;臉上一陣青,一陣紅,好半天才能開口說話。
“你的態度奇怪啊!是不幫我,幫被告的口氣。什麼道理?”
“大老爺冤枉人了!書辦正是幫大老爺;為大老爺的前程著想。現在案子總算比以前不同了,一步一步往裡緊,功夫到了,自然水落石出,太心急了,自己腳步站不穩,有理變成無理,大老爺倒想想看,啥犯著?”
話是說得有理,態度卻大有可疑;池大老爺是何等作人,知道其中起了變化— 他的猜測不錯;就這個把時辰之間,邵定侯已派人跟刑房書辦接上了頭,許以重酬,希望能將案子化大為小,化小為無;刑房書辦與三班捕快的頭腦,商定了宗旨,決意設法將案子壓下來再說。
他要壓,無奈池大老爺不肯;緝捕邵定侯固然要下面出力,如果陽奉陰違,一時無奈其何,但傳訊林家母女,卻是即時可辦的事;為了一口氣不出,下令傳喚,限時到案。同時關照:案情重大,必須本人應訊,不得由抱告代為過堂。
刑房書辦不敢公然抗命,依言傳喚。但因受了邵定侯的好處,對林家母女格外照應;好言安慰,又教了許多話。林採春不肯應訊,也就馬馬虎虎放過一邊了。
據差役稟報,林採春因病不能到案。池大老爺明知其中又有花樣,只以其母到案,其女亦可不問,所以點點頭不說什麼,只傳林太太上堂。
“你家有地道,你知道吧?”
“知道。”
“這地道是怎麼回事?”池大老爺拍案喝道:“你要從實招來。”
“大老爺,掘地道不犯法。原以邵家是近鄰;人家有難處,不能不幫忙— ”接下來,林太太將掘地道的原因又說了一遍;自然與王木匠及林福所說,毫無二致。
“這種事聞所未聞。就算它是真的,本縣問你,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