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5部分

來探望,或贈物,或贈錢,張靈甫就以書法回贈。時間長了,向他索取書法的人越來越多,潤筆之資也頗為豐厚。一時間,張靈甫書寫的招牌、店名在南京街頭多處可見。一樁轟動古城西安的“殺妻案”,使張靈甫得以在“模範監獄”這個特殊的地方修身養性,他暴躁的脾氣從此也有所收斂。

張靈甫:名將與他的絕色佳人(3)

改名後的張靈甫

七七盧溝橋事變爆發後,國民黨政府下了道命令:所有服刑官兵,除“###”外,一律調服軍役,戴罪立功,並保留原先軍銜。

“哪裡跌倒,就在哪裡爬起來”,個性倔強的張靈甫原先想返回胡宗南的第一軍。但他轉而一想,自己殺妻、坐牢,面子上實在太不光彩,如果回老部隊,這張臉往哪裡擱呀?!

胡宗南當第一師師長時,麾下有個營長名叫王耀武,王耀武是張靈甫當連長時的頂頭上司。一天,時任五十一師師長的王耀武在晉見蔣介石時,說到了張靈甫。他提出:“張靈甫這個人,打仗很有本事,現在抗戰需要幹部,政府又下令釋放所有服刑官兵,就讓他到五十一師來吧!”

蔣介石點頭應允,並交代說:“此人脾氣暴躁,但是個有用之材,你要好好管教他。玉不琢,不成器,要他改過自強,重新做人。”

張靈甫來到王耀武的部隊,十分感謝他的知遇之恩。為了表示自己改過自新的決心,他把名字“張宗靈”改為“張靈甫”。整個抗戰期間,張靈甫一直在王耀武的麾下南征北戰,打了不少硬仗、惡仗和勝仗。

1937年8月,王耀武率五十一師開抵上海,參加著名的“八一三”淞滬保衛戰。張靈甫很快到一五三旅三○五團走馬上任,並在上海保衛戰中以勇猛果斷、指揮有方贏得了全團官兵的擁戴。

日軍的武器裝備遠遠優於中國軍隊。一天,在嘉定作戰時,日軍蜂擁而來。張靈甫打紅了眼,甩掉上身的軍裝,捋起袖子從壕溝裡跳起來,抱著機槍大吼一聲:“兄弟們,衝啊!”身先士卒帶著100多名敢死隊員迎面衝了上去,打得日寇丟盔棄甲,狼狽逃竄。接著,該團又連續打退敵人七次衝鋒,斃傷日軍800多人。

1938年秋,張靈甫奉王耀武之命,對駐守江西德安張古山的日軍進行反擊。

在討論作戰方案時,有人認為張古山地勢險要,易守難攻。張靈甫拍案而起,說:“各位都看過《三國演義》,魏國大將鄧艾為了攻取成都,出蜀將之不意,帶精兵暗渡陰平,飛越摩天嶺,一舉攻克了江油、涪城和成都。我們也可以仿此戰例,大軍從正面進攻的同時,再挑選一批精兵強將,從人跡罕至的張古山背面進行偷襲,以收兩面夾攻之效。”旅長和各團長聽後都拍手稱好。

張靈甫親率一支突擊隊輕裝出發,攀木掛樹,穿過深山峽谷,翻越懸崖峭壁,配合正面部隊進攻,很快奪取了張古山。

日軍不甘心失敗,出動飛機狂轟濫炸,又用重炮轟擊,幾乎將張古山炸成一片焦土。張靈甫率全團官兵與兄弟團隊一起,與日寇進行鏖戰,陣地常常是得而復失,失而復得,拉鋸戰打了五天五夜。他總是親臨第一線指揮作戰,身上中了日寇7塊彈片,鮮血直流也不下火線。

得知德安大捷的訊息後,劇作家田漢受時任國民黨軍事委員會政治部第三廳廳長郭沫若委派,到七十四軍採訪張靈甫等人,寫了長篇通訊刊登在《中央日報》上。他還編寫了一部話劇,取名《德安大捷》,張靈甫以真名真姓在劇中出現,從此聞名遐邇。

德安戰役後,張靈甫很快被提升為副旅長、旅長。旅下轄團,旅長實為師長。他還先後榮獲四等雲麾勳章、三等寶鼎勳章。

1939年3月,張靈甫率部參加南昌會戰。在一次戰鬥中,他的右腿負傷,中了七塊彈片,匆匆包紮傷口後,他又揮著手槍組織部隊作戰。不久之後,他參加上高會戰,腿部再次被炸斷。蔣介石聞訊,派飛機把他送往香港,請英國著名外科專家克雷斯特爾為他診治。

因為傷勢過重,克雷斯特爾聳了聳肩膀,雙手一攤,表示無力迴天。張靈甫從此留下殘疾,走起路來高一腳低一腳,被人們稱為“跛腿將軍”。

1944年下半年,張靈甫被選調到陸軍大學將官班受訓。按國民黨軍有關部門的規定,少將進陸軍大學深造,只能進乙級班。張靈甫是少將副軍長,有關部門將他的名字列入乙級班,呈報蔣介石。

蔣介石仔細地審閱名單後,指示說:“張靈甫是個將才,七十四軍軍長將來可能是他,讓他進甲級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