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希望和蘇聯訂立軍事同盟,以對日本造成威脅,但蘇聯從自身利益出發,害怕得罪日本,致使日本與德國聯手進攻蘇聯,造成其兩面受敵,所以對中蘇建立軍事同盟採取消極態度。
當時蘇聯人打的如意算盤是,這場和法西斯主義的戰爭,東方讓中國和日本打,西方讓法國和德國打,俄國不捲入戰爭。
陳立夫抓住蘇聯人的心理,提出,既然要中國和日本打,蘇聯必須支援中國各種武器,包括飛機、坦克、高射炮、大炮等。
蘇聯人急於讓中國擋住日本北上的步伐,因此一一答應,陳立夫很快與鮑大使簽訂了蘇聯支援中國武器的條約,並商定了武器的數量、運送的時間及方式。
隨後,陳立夫進一步與鮑大使談中蘇軍事同盟問題,而鮑大使堅決迴避,談判未能達到預期目標。
陳立夫在請示蔣介石後,退讓一步,與鮑大使商談訂立中蘇互不侵犯條約,經過種種努力,這一談判終於成功,1937年8月21日,由中華民國外交部長王寵惠與蘇聯駐華大使鮑格莫洛夫簽訂了《中蘇互不侵犯條約》,規定:雙方斥責以戰爭為解決國際糾紛之方法;不得單獨或聯合其他一國或多國對於彼此為任何侵略;兩締約國之一方受一國或數個第三國侵略時,彼締約國約定在衝突全部期間內,對於該第三國不得直接或間接予以任何協助,並不得為任何行動或簽訂任何規定,致該侵略國得用以施行不利於受侵略之締約國。
《中蘇互不侵犯條約》雖然不是軍事同盟條約,但也在一定程度上規範了蘇聯的行動,也在一定程度上宣示了中蘇兩國的友好,對中國人民的抗日戰爭是有利的。
高校內遷(1)
抗日戰爭爆發後,由於國民黨執行片面抗戰路線及指揮上的失誤,致使其從正面戰場上節節敗退,平津京滬一帶相繼失守,大片國土淪陷,廣大人民流離失所。
特別是“我國易受敵人攻擊之區,多為學校文化中心”,因此,隨著日本帝國主義的進攻和國民黨軍隊的敗退,我國的文化教育事業遭受重大損失,國民黨政府自己也承認:“當時平津京滬各地之機關學校均以事變倉卒不及準備,其圖書儀器裝置能擇要轉運內地者僅屬少數,其餘大部隨校舍毀於炮火,損失之重,實難估計。
”據不完全統計:29萬所小學損失12萬多所;3000多所中學損失1900多所;108所大學,被轟炸破壞的達91所,其中25所不得不暫時停頓,繼續維持的僅83所。
至於學校多年積累的珍貴資料的損失,更是無法用金錢數字來計算的。
在日寇的炮火下,學校損失、學生流失、教職員走失,情況一天天嚴重,整個教育陷於一片混亂,面對如此情況,###長朱家驊束手無策、一籌莫展。
教育代表著一個國家的未來,如果沒有了教育,這個國家就沒有了希望。
在中日戰爭激烈進行的非常時期,如何保護教育,如何經辦教育,學校的出路在哪兒,這是國民黨政府必須認真考慮的。
非常時期必須有非常措施,容不得半點猶豫,也容不得不動腦筋,一籌莫展,很顯然,朱家驊不適應擔任非常時期的###長。
為了穩定人心,控制學校混亂的局面,國民黨政府決定走馬換將,此時,正好軍事委員會第六部解散,蔣介石便將擔任第六部部長的陳立夫調來,接替朱家驊,主掌###。
陳立夫儘管很早就想得到這個位置,但他知道處於戰亂非常時期,###長是難當的,因此他想推脫。
但蔣介石不同意,結果,陳立夫只得辭去調統工作而任###長,開始了他長達7年的教育行政生涯。
陳立夫上任後,面臨的複雜而嚴峻的形勢,頗有點“受任於亂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的意味,據他自己說:“當我初接部務時,就面臨急須解決的兩大問題:第一是戰區逐漸擴大,學校員生不能在原地進行教學,紛紛內遷而流亡在途,除緊急救濟外,這些學校是繼續辦理呢?還是緊縮歸併?此為‘量’的問題;第二是抗戰前夕,即有人高唱‘實施國難教育’,完全改變了平時教育的性質,一切課程及訓練均以適應軍事需要為前提,因此極須在正常教育與戰時教育兩者之間作一抉擇,這是‘質’的問題。
”這裡,陳立夫實際上面臨的是三個急須解決的問題:第一,高校內遷問題;第二,學校是緊縮還是發展的問題;第三,非常時期教育質量的問題。
對這三個問題,陳立夫不能迴避,必須旗幟鮮明地表明自己的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