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對共產黨。
要###,就必須在經濟上支援地主、剝奪農民。
其次,陳果夫千方百計想趕走孔祥熙,主掌農民銀行,為的就是發展官僚資本,既要發展官僚資本,怎能一個不取,為農民謀福利呢?1.發放“農業貸款”,支援地主盤剝農民。
農民銀行作為專門的農業銀行,中心任務應是農業貸款、土地金融及普通銀行業務,其中農業貸款是農民銀行一大特權,這是一筆鉅額財政專項撥款,一般分為普通貸款和特別貸款,普通貸款用於農業生產、加工、種子、運輸、副業等;特別貸款用於茶葉、蠶絲等,一般春荒時貸出,秋收後收回。
陳果夫為了牢牢掌握這筆撥款,親自擬定了“放款政策”方案,提出優先貸款的原則,對農村的地主、富農、工商業者優先,對官僚資本企業優先,實際上大量資金均進入這些領域。
對一般佃農,陳果夫也規定給以貸款,但“佃農自己備有資金1/3以上,欲為自耕農者,應由下級金融機關,依照上級專業金融機關之計劃與指示、貸與款項、購買土地。
”但當時農村的情況是:佃農生活極端貧困,一無土地、二無生產資料、三無資金,只靠出賣自己的勞力過活,哪有1/3以上的資金呢?農貸實際上是把他們排除在外的。
另外,按《中國農民銀行農貸辦法》規定:發放農貸必須“邀請當地民意機關及有關團體與地方公正士紳、協同辦理,以迅事切,並示公開。
”這樣,農貸發放實際上掌握在當地地主豪紳手中,他們怎會把這種好處讓給農民呢?當然,有些地方更加巧妙,鄉長、村長、地主豪紳在信用社向他們放款時,他們也填上農民的名字,而實際上他們自己將貸款扣押。
到秋收後收款時,農民莫名其妙地要還款,“在這種情況下,農民既不願償還沒有見過面的借款,扣掉的錢已經追不回來了,可是銀行的錢仍必須還,最後晦氣的當然還是農民”。
所以,陳果夫所標榜的這種為農民謀福利的農貸業務,實際上是坑害農民,就連當年國民黨金融管理局長李立俠也說,農民銀行“所謂支援農業,實際上是支援了地主、豪紳、還鄉團”。
陳果夫還以主持蘇政時期的經驗為由,將中國農民銀行變成農產品的最大承包商,他以農行的經濟優勢,要各地分支機構大建糧食倉庫,然後由農行出面收購糧食,他們並不是用現金,而是用所謂糧食庫來收購,農民將糧食交給農行後,便得到一張糧食庫券,然後憑糧食庫券按市價去兌換糧食。
這樣,陳果夫僅一張廢紙便囤積了大量糧食,僅以發放和兌換之間的差價,農行便大發其財了,更不用說糧食價格暴漲時,農行的收益更是難以估計。
當然,更重要的是,陳果夫以此辦法,將全國糧食掌握於自己手中。
當時,解放戰爭正激烈進行,為了應付戰爭,蔣介石需要大量軍糧,原由國民黨政府糧食部收購,但糧食部一是收不起來,二是大量貪汙糧款,蔣介石便將收購軍糧的任務也交給陳果夫,由農民銀行獨家辦理。
蔣介石將糧款交給農民銀行,農行在收購中賺手續費,手續費為收購金額的3%。
陳果夫從1946年開始一直辦理此項業務,從中大獲其利,並多次受到蔣介石和國民黨政府行政院的表揚。
陳果夫更是賣力,他曾設想將收購糧食完全納入農民銀行的業務範圍,使農民銀行成為全國最大的糧食托拉斯,後因全國解放,這一設想成為泡影。
2.舉辦信託業務,從事商業投機。
對於農貸與糧食收購中的大量獲利,陳果夫並不滿足,他在主掌農民銀行後,其業務活動的重點便轉向信託活動。
。。
巧取豪奪(2)
以前,農民銀行靠濫發鈔票大肆賺錢,1942年發行集中了,農民銀行被取消了作為“法幣”發行銀行的資格,靠發行賺錢的這塊肥肉被挖掉了,因此,便把重點轉向倒賣物資,轉向信託的商業投機。
當時,因為通貨膨脹的原因,使產業利潤落後於銀行利潤,銀行利潤又落後於商業利潤,在這種情況下,中國農民銀行把資金拋到商業投機的活動中可瞬息萬利,陳果夫正是看準了這一發財的契機。
中國農民銀行信託部總部設在上海,同時在南京、漢口、杭州、廣州、福建、重慶、汕頭、蚌埠、西安、南昌設有分部。
中國農民銀行的純益大部分來自信託部,而農民銀行信託部的純益,主要來自中國農業供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