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7部分

濟棠的特務暗中勾結,是邊區民主政治和基層法制建設的重大障礙;

11、 各村逐步籌辦村小、掃盲班,各鎮籌辦高小和初中,將原縣立初中改為高中和職業技術學校,下一步是建立邊區高等專科學校。目標是用五年時間對邊區約140萬適齡青少年進行全免費五年制義務教育(小學包午餐),挑選優秀人才免費進入初中、高中或職業技術學校。各級學校正規學校的基本課程是:數學、國文、政治、理化或機械等。村小和掃盲班有軍事教官和政治輔導員,高小以上實行軍管。

12、 建立初步社會福利制度,當然這個救助水平是相當低的,錢糧由群眾、地方政府、邊區政府共同籌措。

13、 逐步建立初步社會醫療體系,實際上這個特區政府目前還沒有能力辦到,但是一定要做出個樣子來,搭個架子,來了病人肯定有人看,看不看的好就兩說了;

14、 建設公用基礎設施,道路、橋樑、淨化水、水電站;

15、 在梅縣建設礦山、開採煤、鐵,及稀有金屬。

……

林林總總,夠他們忙個一年半載的了。

電子書 分享網站

第四十三章

鮑樞奎很煩,這段時間只要一接到電話八成不是邊區區長兼委書記程友純,就是他的跟屁蟲,原特區通訊管理局局長現任邊區生產建設部主任的高明,不是要錢就是要糧。搞得鮑樞奎頭都大。鮑樞奎暗自慶辛——還好只是解放了600萬人口,要是再多了,按這樣鋪排,特區的經濟不知要被拖慢多少。

程友純和高明這兩個傢伙完全陷入了類似五十年代紅火的創業熱潮中,救世主一樣的自我感覺不是一般的良好,每通電話總是激動萬分先說一番把鮑樞奎的耳朵聽出繭子的話,什麼群眾的熱情多麼多麼高漲,對政府多麼多麼擁護,然後緊跟著要錢。

九十年代的留美經濟學博士鮑樞奎在政治上近於白痴,他對“假大空”的套話極其反感,但是他無疑在專業上是天才。他的頭腦象一臺精準無比的高效能電腦一樣明查秋毫,甚至只用心算也可以預測複雜的投入產出比。政治白痴加上專業天才,因此才被劉國民毫無保留的重用。

因為他不能計算出頭腦的化學反應能產生什麼結果,所以他對此毫無興趣,他感興趣的只是如何能用最經濟的手段獲得更大的效益。因此那兩個討厭鬼的激情萬丈對他完全沒有效果。他把聽筒放的老遠,等兩個下屬激動過了以後才冷血地一針挑破他們的願望氣泡,象街頭小販一樣討價還價一番把他們打發掉。

按照鮑樞奎的邊區建設計劃,邊區現有的稅收水平是遠遠不能解決自身財政支出的,大部分都要有特區財政填虧空,而可見的經濟利益還遙遙無期,所以現在的鮑樞奎就象葛朗臺一樣緊緊捂著錢袋。

——

邊區的反應確如程友純和高明說的鼓舞人心,在兩個月內就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特區“僑鄉自治”的政策口號很貼近本來就僑民僑屬眾多的潮汕揭梅四縣。邊區一成立,不少“真”的僑民子弟竟真的回國報效來了,普通老百姓渴望從戰亂和苛捐雜稅中解放。加上政策制訂到位,使得邊區政府工作效率極高。

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首先建立,但是民主政治的推廣卻顯然還缺乏基礎,底層群眾不解何意,“開明人士”縮頭縮腦。

原來的官僚受衝擊最大,但特區沒有找他們任何麻煩,一些有能力的官僚被請回去繼續擔任職務。商人、民族工業企業主的合法利益受到保護,成了發展工商業的最大受益者。雖然因為害怕特區支撐不了多久,陳濟棠又打回來,所以明瞭不敢出頭,暗地裡卻偷偷地給邊區政府積極出謀劃策。

邊區最大的矛盾一是無地農民數量眾多,處於極度貧困之下;二是法制極不健全,鄉紳族長就是法律的代表,基本上按照自己的個人喜好判斷是非,底層貧民不僅難以獲得維持生計的物資,也長期面臨無力保障自身合“法”權利的悲慘境地。他們的問題也是舊中國最大的問題。由於邊區採取柔和的政策,保護地主的合法利益,所以不能象中央蘇區那樣把地主手中的土地奪過來分給他們。只好以加強基層法制建設抵消強加在他們身上不合理剝削,生活實在困難的給予最低生活保障——當然不能跟特區的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相比。就這樣,知足的農民已經感恩涕零了。

盤踞在農村上千年的封建地主和宗族勢力是最讓人頭痛的,又臭又硬,一貫橫行鄉里,邊區雖然表面上沒有觸犯他們的利益,但是基層法制和民主政治的推廣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