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8部分

、全民學英語問題、英語潮的實質問題、出國問題、崇洋媚外問題、民族自信之衰落問題、中體與西體問題、日益嚴峻的環境問題及生態問題、綠色GDP與黑色GDP問題、知識分子的良知與精神問題、知識分子的經濟地位問題、五種知識分子的層面劃分問題、大國之復興問題、儒教文明與基督教文明之整合問題、未來世界之多元構成問題、未來東方中心主義問題等。

【歷史文化與語言問題】當下西方哲學現狀問題、哲學的終結問題、哲學的概念問題、中國先秦哲學與古希臘哲學問題、哲學的定義問題、文化與實力問題、整一性問題、作為核心的政治哲學與倫理學之問題、美~愛~智的三角關係問題、哲學的隕坑問題、語種與未來文明問題、大動盪時期的大理念問題、新時代之序曲問題、將屬於未來的中國時代問題等。

【當代中國搖滾現象問題】真唱運動與假唱風潮問題、明星問題、蛋與生命問題、民族搖滾現狀問題、唱片市場問題、演出市場問題、中西搖滾比較問題、搖滾精神問題、色調問題、藝術的價值問題、才華之命運問題等。

【鉅額財富與人生境界問題】詩與建築問題、“9·11”事件與建築及西方中心主義問題、時空迷失問題、現代科技與雞犬之聲問題、華爾街與中國西部比較問題、時差與代差問題、對科學理性的反思問題、建築與反建築問題、建築的標誌性問題、國家大劇院與CCTV新廈及奧體“鳥巢”的時代定位問題、理性與感性問題、存在與虛無問題等。

【社會與人生的另類視角】歷史的認知問題、知識的壟斷問題、徘徊在啟蒙與遮蔽之間的知識之角色問題、應該與不應該的無窮抉擇問題、知識的誠實性問題、藝術的本真性問題、自然狀態問題、劃時代的標誌性問題等。

沉 睡

。 最好的txt下載網

前言註釋

'1'目前,國際學界對中國的經濟實力及綜合國力在19世紀初(1820年)以前在世界上長期居於不可替代的領先地位的時段,大致有以下三種劃分方法:以拜羅克與保羅·肯尼迪為代表的一種觀點認為,這個時段為公元1世紀至19世紀初;以麥迪森為代表的一種觀點認為,這個時段為公元5世紀至19世紀初;以約瑟夫·奈為代表的一種觀點認為,這個時段為公元5世紀至15世紀。此間(在1800年中,或在1400年中,或在1000年中),中國一國的經濟規模佔世界總量的平均數約為25%。中國被認為在近200年前“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經濟體”(美國學者休斯·黑爾文語)。而對中國到底是在唐朝時,還是在清朝時的GDP在歷史上曾達到了最高值的說法,目前尚不統一,有學者認為是唐朝。而麥迪森則認為是在1820年時的清朝,那時中國GDP達到了世界總量的;然而哈佛大學教授費正清統計認為,1799年才是中國經濟的頂峰,那時中國的GDP佔全球的44%,認為此比例比今日美國還要大一倍。

'2'18世紀啟蒙運動領袖級人物伏爾泰(Voltaire 1694~1778),曾對中國的瓷器、絲綢、園林藝術,及中國人的才慧、德行與科技創造能力都推崇備至,中國一度被其想象為最偉大、最誘人的文明之邦,在《風俗論》中,伏爾泰曾將中國置於世界各國的首位,而給予了重點評述。

偉大的德國詩人歌德(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 l749…1832),也曾是一箇中國迷,時常幻縈其心際的,是古羅馬的偉大與古中華的典雅。歌德在1813…1819年間曾廣泛涉獵過許多中國的書籍,涵蓋歷史、地理、文學與哲學諸多學科,他甚至還鑽研過中國的書法,並翻譯中國詩歌。他曾感慨道:“中國人幾乎與我們擁有著相同的思想、行為與情感,彼此是那麼地契合,特別地,在他們那裡,一切都顯得更加澄明、純潔而雍容”。那時,中國曾一度風靡德國上流社會。至今,在法蘭克福的歌德故居,還保留著一個“北京廳”。

英國曆史哲學家、英語世界中最具前瞻性眼光的思想泰斗湯因比(Arnold Toynbee;1889…1974),至少在30年前便在其鉅著《歷史研究》中認為,西方和西方化國家的發展道路,不外乎是一條“走火入魔”式的“充滿災難、通向毀滅的”道路,而且“它們之中任何國家都不可能有眼光和智力來解救它們自己和全人類”。那麼,希望的曙光在哪兒呢?湯因比告訴我們,“如果要使西方的活力變得柔和一些,成為人類生活中依然活躍但不具有破壞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