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東正教,而不是基督徒和東正教結合起來打穆斯林——反了,反而是基督教幫助伊斯教打東正教,它完全不符合“文明衝突”說;伊拉克戰爭就更明顯了,這次戰爭中,西方國家分裂了,而且,參與美國對伊拉克進行打擊的很多是穆斯林國家,提供軍事基地的是穆斯林國家——巴基斯坦、沙特等。
所以,它(文明衝突說)和冷戰後的基本事實是不一致的,從三個基本條件方面,它都不符合。
文明衝突說之所以出名,就在於它跟事實剛好截然相反。
沉:那麼,能否理解為“文明衝突”說是對帝國的一種塗脂抹粉呢?
閻:不是,關係不大。
亨廷頓提出這一理論的時候跟帝國論還沒什麼關係,當時的背景是,在冷戰結束的時候,大家都在尋找到底什麼將是國際政治的主要矛盾?這就像所有的物理學家都希望弄清宇宙到底是怎麼形成的一樣。
另一方面,戰爭跟帝國主義及帝國也沒有必然的關係,並不是說,只有帝國主義才進行戰爭,不是帝國主義照樣進行戰爭。
所謂戰爭,是指一種大規模的人類集團之間的暴力行動,它同時也是人所特有的一種行為,其他動物是沒有此行為的。
比如,老虎就不會組織起另一群老虎來吃這一群!只有人類之間才會出現大規模的相互屠殺。
以上是在說真正意義上的戰爭。而所謂貨易戰,這只是一種比擬,貨易之間它是沒有戰爭的。
再比如,現在所說的小孩考試中的“題海大戰”,考試是沒有戰爭的——哼哼!但是,大家卻習慣於用戰爭來形容它。
大家往往喜愛使用戰爭這一術語,來描述我們生活中的諸多現象,正如我們也常用物理學中的一些詞彙來描述生活一樣,抑或用生物學上的一些詞彙來描述政治一樣,它是一種借喻。在貨易中,從未有大規模使用武力來進行的,只有大規模使用武力來進行的掠奪,尤其是,如果不對對方構成屠殺,那就不構成戰爭。
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現場零距離 帝國概念解讀3
五、對亨廷頓學說核心的顛覆
沉:在您看來,亨廷頓這個理論完全是站不住腳的呢,還是它也存有某些可取之處?
閻:它沒有任何可取之處。
亨廷頓在我看來,最大的遺憾在於,它是用科學方法來從事學術研究,一個大學者,他對方法論是非常明確的。
而且,我個人認為,他深諳自己研究了非科學性,只不過“文明衝突”當時是亨廷頓提出的,所以它才有名,而如若是別的學者提出的,我相信就不會有人去認真地對待它了。
中國有一位學者,曾比他早十年就寫過一本叫做《諸神的爭吵》的書,核心思想講的就是人類國際間政治問題的關鍵是宗教問題,是文明之間的矛盾,當時卻沒有任何人去關心這件事情、相信這件事情,大家都認為這不能構成事實,而當亨廷頓說出它時就引起了震盪。主要是因為他名氣大,正因為他名氣大,而且犯了如此明顯的錯誤,它才意外風靡,否則,是不可想象的。
我覺得他不應犯下的錯誤若從方法論上來講,他是非常明確的,從他寫第一篇文章開始,他都是找那些在歷史中在我們看來最最不沾邊的東西來論證他自己的理論的,而實際上,國際社會所發生的主要事件,都不能用來支援其理論,故而,他自己最後也只能去找那些非常邊緣的矛盾。
最明顯的,就是要想論證國際間的主要矛盾,就必須去尋找大國之間的矛盾,如果一個矛盾它不適合於大國,就沒法說它能構成主要的矛盾。
而他發現,冷戰後所有大國之間的矛盾,均跟宗教、文化、意識形態之間是越來越小而不是相反。另外,更顯著的一點,就是全球化的發展,使得全世界在文化與文明上的大趨勢,不是差異越來越大,而是差異越來越小。
結論是:文明衝突論之所以非常重要,第一,是他的發明者非常出名;第二,是它跟事實絕對地截然相反,哼哼哼哼!
六、理論的悲哀
沉:那他是為了一種刻意的標新立異嗎?
閻:是這樣的:當時大家都在找,他既然已經說了,說出口了,那他就堅持不想再改了。
做科學家也常常如此,就像當時的愛因斯坦一樣,愛因斯坦作為一個物理學家,當量子力學證明他的某些觀點是錯誤的時候,他無論如何都是不想改的,他就固執到底。愛因斯坦曾經在科學領域是帶領物理學向前發展的,但當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