則是另一回事情。“帝國主義”跟“帝國”是兩個概念,前者是指一個國家的政策,而後者則是指一個國家的形態;前者是指用軍事力量來對外施行侵略,從海外來攫取財富;而後者則是以另外的方式而存在。
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現場零距離 帝國概念解讀2
三、對明星學者亨廷頓學說的質疑
沉:《帝國》一書中又寫道,隨著時間的嬗遞,帝國概念被髮展成了一部在一個指揮指導下的全球交響樂,一種維持社會太平、產生倫理真理的統一力量。為達到此目標,在必要時唯一的權力者被授予必要的力量來發動“正義戰爭”。
然而,今日的正義戰爭概念,遠遠超出了古代和中世紀概念的簡單重複,它已變成了一種自己為自己提供合法性的活動,以軍事行動來決定帝國的基礎與新傳統,似乎成了帝國的主旋律!在今天,敵手也常像戰爭一樣,同時被庸俗化與絕對化——即被視為普遍意義上的敵人。
另外,明星式學者亨廷頓也在其《文明的衝突與世界秩序的重建》一書中,不惜用了許多筆墨去勾畫未來的全球性衝突——主要為中美衝突——的災難圖景。
您認為衝突與戰爭,是否是帝國的基本表情與特徵?帝國是否就意味著無休止的衝突?再者,在美國揮師四海的同時,哈佛大學教授約瑟夫·奈卻一直在不斷宣揚他所謂的“軟實力”,您認為,是否有一天,武器的戰爭會被經濟的戰爭或者軟實力的戰爭所徹底替代?
閻:你說的概念存有這樣的問題:對於全球矛盾的衝突這個問題,矛盾是時時存在的,而矛盾是不是一定會激化為戰爭?這是另一回事。
激化為戰爭,是指矛盾所激化的程度和矛盾的形式,這就是為什麼說戰爭可以是多種原因的,可以是經濟的戰爭、政治的戰爭、宗教的戰爭、世界的戰爭、戰略的戰爭。並不是所有的戰爭,都是由一個意圖所導致的。所以,在論討國際政治主要矛盾的時候,我們說引發戰爭的根源是多種多樣的。
緣何人們要討論國際主要矛盾呢?其一,人們想知道今天的國際到底是怎麼回事?想知道我們之間到底在爭奪什麼?其二,早在1947年的時候,凱南②在《外交季刊》上就寫過這麼一篇文章,說在二戰結束後,國際社會的主要矛盾,將會由意識形態而引發,此文被認為在當時明確點出了冷戰40年當中的國際主要矛盾到底是什麼的問題。當然,學術界對之也有許多不同的看法。
當冷戰結束時,學者們又都在尋找什麼又將成為主導的矛盾呢?一時間,大家都在到處尋找。
在這樣的一個特定的歷史語境,亨廷頓提出了他的理論,但卻並未引來應有的響應,到目前為止,此觀點日漸變成了一種被批判意義上的流行——大家說,你看它是不對的,說得多了,它就流行了。
它之所以流行,即在於這麼一個大家都認為是對的東西而其實卻是錯的!就像變成了這麼一個東西:地心學說,你看,太陽不是繞著地球轉,而是相反,但地心學說正是因為被批判才得以風行。
即是說:它以其錯誤、以其和發現的事實相差極大才變得時髦。是這麼一個道理。
四、世界舞臺皆由大國的表情所定位
大國的表情決定著世界舞臺的基本畫面
沉:那麼您本人是否苟同亨廷頓的理論核心呢?您認為它的錯誤主要表現在哪些方面?
閻:最大的錯誤,是它和冷戰之後的基本事實是不一致的,這是最為根本的。
因為,冷戰後我們看不到世界的主要矛盾是文明之間的矛盾。
世界的主要矛盾有如下三個標準:
一定是大國之間的矛盾,大國跟小國之間的矛盾不可能成為主要的矛盾、世界性的矛盾。此其一;
其二,一定是影響全球的矛盾;
其三,矛盾帶有普遍性,它又影響了諸多領域。
那麼,冷戰後,我們看不到世界的主要矛盾,是由文明之間的矛盾而導致的。顯然,大國之間的矛盾,都不是文明之間的矛盾。
比如,美法之間的矛盾就不是文明之間的矛盾,中美之間的矛盾亦如此,中日之間的矛盾更如此,文明的不同在大國之間所起到的作用,幾乎是微不足道的。
事實上,冷戰後,我們所看到的戰爭,沒有一場戰爭是因為文明而發生的。
美國攻打伊拉克,也完全不是因為文明而發生的,是美國要稱霸世界;北約打科索沃,非常明顯的是基督徒在支援穆斯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