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部分

香噴香的。男人那邊的桌子上還伴隨著刺溜刺溜的聲音。就連兩個小娃娃都一臉滿足的表情。

可能是不習慣,以前原主也這麼過來了,果真是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

這時李慧在心裡下定決心,一定要靠自己懂得的知識改變現狀,

飯後,李慧的娘胡氏負責收拾碗筷,李爺爺李青山和幾個兒子聊了一會後,就讓大家各自散了,回屋歇著。

躺在床上,李慧靜靜的回想今天發生的事情,這個時候才來得及梳理這個家裡的各種關係。

李慧來到的這個村莊是李家村,村裡的大部分人都姓李,大概有五六十戶人家,由於好多人家都沒分家,每家都有十幾個人,多的還有二十多個的,總的來說這是一個大村莊。

而李慧家當家的也就是李慧的爺爺李青山,他有四個兒子,兩個女兒。

大兒子李安福(也就是李慧的父親),娶妻隔壁胡家村的胡氏胡婷,有三兒一女,大兒子李玉錦,今年十三歲;二兒子李玉謙十一歲(李慧的二哥);然後是李慧,今年八歲;最小的李慧的弟弟李玉榮五歲。

二兒子李安祿,娶妻李氏李翠翠,是同村的,曾經是李家村的一枝花,育有兩兒一女。大兒子李玉程,今年十二歲;女兒李秀十歲,李慧的大堂姐;最小的兒子李玉斌今年七歲。

然後是李慧的大姑李吉祥,嫁給鄰村的王大山,育有一子王亮,與李慧同歲,也是八歲,一女王枝兒六歲。

三兒子李安壽,娶妻周氏周彩兒,周屯離李家村較遠,是李安壽在鎮上打短工的時候曾遇到過,傳說中的一見鍾情,才託人求取的。現在有一兒李玉華,今年三歲,很乖很可愛的一個小娃娃。

最小的兒子和女兒是雙胞胎,李安喜和李如意,是李老頭中年得子得女,還是雙胞胎,今年十五歲。

在李慧用現代人的眼光看來,這是一個大家庭,但古人都講究多子多福,別說一家兄弟四個了,有的七八個都有,就這還是因為太窮了,有的養不活,要不然更多。

雖然家裡人多,壯勞力也多,但是這個家裡還是很窮的,地少,收成也少,現代麥子水稻都千斤左右的收成,這裡好的也就三百多斤的畝產,差的一二百斤,還要交三成的稅。

要是遇上災年荒年,就是顆粒無收,古代勞動人民是辛苦的,主要的是看天吃飯,哪像現代的農藥化肥應有盡有。

都說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李家村後邊就有幾座大山,山前有一條大河流過,平常洗衣澆菜之類的就靠了這條河。

曾經李慧很喜歡看種田文,有的不懂得野菜、藥材之類的還上網查過,再加上從小生活在農村,她還是認識不少野菜和普通的藥材的。

都說大山裡物產豐富,植物多樣,既有常見的野菜、蘑菇,還有極少見的人參、靈芝等。人參靈芝就不說了,可遇不可求的東西,但普通的藥材應該很多。

看著一家人都一臉菜色,李慧覺得首要任務是吃飽穿暖,解決溫飽問題。

李慧大學所學專業是土木工程,現在看來靠這個發財不太可能,因為大家都一個比一個窮,哪有錢蓋房子,更別說造型之類的設計了,這個只能以後再說。

看來目前只能靠藥材了,多少肯定是能掙點的,無非是比較常見的買的便宜點。

李安福和胡氏也進屋休息了,一間房從中間隔開了,李慧的爹孃和小弟李玉榮睡裡邊,李慧和哥哥李玉錦、李玉謙睡一邊,雖然古人講究男女七歲不同席,但這也是看情況的,連飯都吃不飽了,哪還有心情將就那麼多。

胡氏和李安福說:“孩他爹,俺看咱今年頭等田能收三百斤,下等田能收二百斤,交了糧之後差不多還能剩三千斤呢。到時候打零工掙得前就能攢下來了。”

“就是,到時候我多幹點,多掙點到時候給咱閨女打張床,別人家的七歲都不和哥哥睡了,要不然會有人笑話的,還會影響咱閨女的名聲。”李安福說。

“你也別想那麼多,咱閨女漂亮,又乖又懂事,還愁找不到婆家?”胡氏道。

“嗯,總歸是對咱閨女好,再說了,咱家小子也快要說媳婦了。行了,早點睡吧,明天還要早起呢。”

汗,李慧覺得這實在是太囧了,人家才八歲呀,現代還在上小學有木有,還是兒童,這都要找婆家了。她也是醉了。

另一邊,李氏捅捅李安祿的手臂,“當家的,你說這回咱能存點錢嗎?你看村長家的孫子都上學堂了,俺也想讓咱家的成哥兒和斌哥兒識點字,到時候就算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