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到:“惠兒,怎麼不多睡會兒?”
李慧這才反應過來,因原主從小受家裡喜愛,昨天因貪玩出了一身汗,又吹了風,就得了風寒。
雖然在現代人看來,這是一個大家庭,大大小小將近二十口人,但生活實在艱辛,生病了也沒錢去看,只能自己熬過來。
所以今天李慧被家人拘在家裡休息,不能出去瘋玩。
“爺爺,我已經好了,看看,看看,全好了吧!”說著還轉了兩圈。原主李慧就是活潑可愛的性格,這是在自己家裡人看來,別人看來就是一個假小子。
李慧為了不讓大家發現自己的異樣,以免被當妖怪燒了,只能一原主的性格來表現自己。
好在大家都比較累,沒有在意。
接著進來一個三十多歲的大漢,將近一百八十公分的身高,進來就抱住李慧:“來來,讓爹爹看看俺的乖乖好了沒?”
感受到大家的關懷,以及酷似爸爸的容顏,李慧不由悲從心來,“老爸,老媽,女兒不能在您跟前盡孝了,不過你們放心,我一定會回去看你們的,讓你們知道你們的女兒在哪都生活的很好。”
“老天爺,請你一定要善待我的父母,好人一定要一生平安、幸福!”
不過李慧很快回過神來:“爹爹,我好了。”她還不由在心裡下定決心,一定要不辜負這一家人對自己的關愛,就當替原主盡孝了,同時也希望有這麼一個人替自己照顧爸爸媽媽。
“來來,讓孃親也看看!”李慧的娘胡氏走上前來。
“惠兒,看你以後還調皮不?這次生病了吧!以後一定要聽大人的話啊!”李慧的小叔李安壽說道。
“你看你,說啥呢,惠兒剛好,你還說她。”小嬸周氏埋怨的說。
“好了好了,大家都趕緊進屋吧,累了一天了,老二家的,老三家的,你倆去做飯,惠兒剛好,讓你大嫂照顧她!”這是李慧的奶奶牛氏,一個胖胖的很和藹的老人。
“知道了,娘,俺這就去。”二嬸李氏和三嬸周氏同時答到。
“謙兒,程兒,您們去找找弟弟妹妹們,讓他們回來吃飯。”李爺爺說。
“知道了,爺爺,大弟,走,咱倆去找找他們!”李玉謙對李玉程說。
李玉程點點頭,就和李玉謙並排出去尋人了。其他人各自招呼著洗手衝腳進屋去了。
堂屋裡,爺爺李青山和四個兒子李安福、李安祿、李安壽、李安喜討論今年的天氣和田裡的情況。
李青山說:“今天咱們家裡的十畝一等田已經施完肥了,明天咱在去把那六畝下等田除除草,今年的天氣不錯,開春就下了兩場雨,今年會有好收成的。等麥子下來了,交完稅留夠吃的,把剩下的賣了就能給小四兒說媳婦了。”
“爹,你放心吧,俺們兄弟幾個會好好幹的,等麥子施完肥、除完草,俺就和老二、老三還有小四兒去鎮上找活幹,掙點錢貼補家用。”李安福道。
“是啊,爹,咱有手有腳又肯下力氣,日子會越來越好的。”李安祿說。
另一邊,李慧和幾個兄弟姐妹同樣在討論。李慧的堂姐李秀說:“爺爺說,今年會有好收成,到時候咱們就能吃飽飯了,鐵蛋兒就不能在那他家的窩窩氣咱們了。”
李慧聽了不由心酸,其實大堂姐也才九歲,在現代正上小學的年紀,各個都是家裡的小皇帝小公主,那是要什麼有什麼,還時不時的發脾氣,而在這裡,九歲都頂半個大人了,農忙的時候不僅要下地裡幫忙,平時還要上山挖野菜、打豬草。可就這樣,連吃飽這個小小的願望都滿足不了。
李慧在心裡下定決心,一定要改變現狀,靠自己的努力帶領這家人過上好日子。
不管大人小孩都對今年的收成懷著憧憬,熱烈的討論者接下來要幹什麼,糧食收後要幹什麼。
這時候,李氏和周氏端著飯進來了,李玉謙和李玉程也帶著兩個弟弟回來了。
第二章 瞭解現狀
李慧從倆沒有見過這樣的飯,也是,生活在和平年代,又經過改革開放後國家經濟的迅猛發展,二十一世紀人的生活質量都大大提高。
而這裡,李慧實在不知道該怎麼形容,一大筐的窩窩頭,說窩窩頭還算好聽點,其實就是高粱面加上不知道什麼東西蒸成的,硬邦邦的,湯同樣是黑麵,但還是稀得不行,都能看到碗底。一桌上放了一碗鹹菜,都醃的發黑了。
咬了一口,咯噔一下,差點把牙硌掉,下嚥的時候還拉的喉嚨生疼,抬頭看看大家,都吃得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