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顧問們說:“時代華納不會出售。”帕森斯、布萊斯勒和鮑格特神情嚴肅地點頭表示同意他的觀點。
他們還表示時代華納得起草一份戰鬥計劃,否則凱斯會不動聲色地將他們吃掉。凱斯很狡猾,他不可能做惡意收購,因為時代華納有一顆“毒丸”可以預防惡意收購。但是如果凱斯打算友好收購,那時代華納該怎麼辦呢?從理論上說,帕森斯當時提出了很明顯的一點:美國線上比時代華納值錢,所以如果美國線上提供給時代華納的股東們足夠大的優惠,那麼李文怎麼擺平這個併購案的利潤?更重要的是,如果李文試圖阻止這樣一個收購,那麼他的行為就會構成對他履行股票義務的一種破壞。
美國線上的橄欖枝(7)
李文和手下世故的顧問們認為他們可以阻止收購。他們會開啟防守線,會辯論說雖然美國線上的市場價值很明顯比時代華納要大,但它的價值並不能持續保持下去,而只是曇花一現。很明顯,對時代華納的股東們來說,把他們級別高且建立在可靠如具體資產基礎上的股票和分散存在的股票進行交易並不能給他們帶來最好的利益。這將會是李文反對收購的華麗的辯解。如果凱斯仍然決心要與時代華納合作,那麼惟一的選擇就是併購—平等的併購。最後他們達成一致協議:李文將等待凱斯的訊息,聽凱斯說什麼,然後考慮自己要說什麼,但是他絕不能說出任何會鼓勵凱斯做出收購的話。
幾天之後,即10月25日,星期一,李文給凱斯回了個電話。“我考慮過你的建議了,史蒂夫,但有些地方我還不明白,”他很悠閒地開口,“或許你和我應該坐到一起,不談合作,而只是談談你想努力實現什麼目標,你的價值觀又是什麼,這樣我們可以增進對彼此的瞭解。”兩週之後,凱斯飛往紐約和李文共進晚餐,為了避免由於一起出現而被媒體曝光,他們在曼哈頓時代華納總部拐彎處的瑞格皇家飯店訂了座位,並要求提供房間服務。
1999年11月1日那頓晚餐是令人難忘的。那天晚上,凱斯和李文對彼此更加了解了,他們談了整夜。原來他們有很多共同點:比如,喜歡喝酒。更準確地說,他們還有一個共同的使命:做生意並不只是為了掙錢。他們都同意這一點:做生意要誠實、要有價值、要為了比利潤更大的目標努力、要與眾不同,他們兩個人都用道德羅盤引導自己事業的發展。凱斯帶著信念描述了美國線上基金會,該基金會的目的是透過網際網路幫助那些社會地位低下、沒有權利、受剝削的人們。他講述了一個由美國線上出資建立的名叫的企業。該組織的目的是將非營利性團體和志願者及捐獻者聯絡起來。美國線上“我的政府”也設在那兒,其目的旨在把普通公民和他們要選舉的官員聯絡起來。凱斯告訴李文,美國線上會幫助越來越多的人掌握自己的命運,改變他們的生活。
這種思想崇高的談話引起了李文極大的共鳴。他也希望為人類服務,希望與眾不同。他認為,時代華納能夠透過使用新科技讓人們瞭解資訊,以及互相瞭解,減少人們的無知、狹隘和不公平。“我這一生都在構建網路。”李文誇口說。
他們開啟一瓶紅酒,這時李文感覺桌子對面的年輕人十分親近。他告訴凱斯1997年他的兒子被謀殺後他所經歷的痛苦和沮喪。他對凱斯說,他曾一度認為,將他的一生致力於為公眾服務是懷念兒子的最好方式,這件事情比他做世界上最強大的媒體和娛樂公司的CEO要好得多。亨利·盧斯從來不因為自己是生意人而愧疚。“我也不會,”李文對凱斯說,“賺錢和在社會上真正做些好事並不是互相矛盾的。”凱斯為這句話和他乾了杯。
用過甜點和飯後飲料後,李文提到了盧斯的遺囑,盧斯宣告將時代公司確定為一個按公眾利益經營的新聞企業。也許是為了警告凱斯不要惡意收購時代華納,李文將重點放在了盧斯遺囑中的用詞,而這一點曾經在解決1989年派拉蒙通訊公司的訴訟案中起到了關鍵作用。道拉維·查恩斯勒·艾倫認為時代公司不必僅僅依靠財務利益做出公司的經營決策。這個法庭判決對李文十分重要,所以他引用了查恩斯勒的結束語:(時代)公司的使命不能只看經濟利益。
凱斯深受震憾:李文曾被前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這樣的領導人平等對待,但他不僅僅是一個全世界範圍內的大人物,他還是一個十分敏感的人,一個具有正義感的人。他也對李文淵博的知識感到驚訝:李文可以信手拈來希臘和法國哲學家的話,甚至是《聖經》上的篇章。而李文也深深受到凱斯的傑出才能、獨到的見解和年輕的活力所吸引。雖然他們有年齡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