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仁。仁就是“愛人”。創業者需要以人為本,關愛顧客,關愛員工,關愛社會,打造和諧的客戶關係和團隊關係,與社會和諧共處。這樣才是企業長久發展的根本。
(3)善。創業者不需要爭論“性善論”還是“性惡論”,但必須用善良的道德來約束商業行為。雖然創業者是理性“經濟人”,但是創業者也是“善良人”。與人為善可以擴充套件創業者的人脈關係,增強人脈掌控能力。行善事,參與公益事業可以提高企業的品牌形象,同時也可以實現創業者的人生價值。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2。2。2後續閱讀:大學生創業能力的優點和劣勢
大學生創業能力的優點和劣勢
優點:
(1)具有本科或研究生程度的文化水平,較強的領悟能力和應變能力;
(2)自主學習知識的能力強;
(3)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強;
(4)思維敏捷,有想象力;
(5)利用網際網路和電腦的技術強,善於網路學習;
(6)精力旺盛,體力好
劣勢:
(1)缺乏社會經驗和職業經歷,尤其缺乏人際關係和商業網路,人脈掌控能力不足;
(2)創造真正的商業專案的能力不足,很多專案都是經不住市場的考驗;
(3)融資能力很弱;
(4)執行力不夠;
(5)獨立生存能力較差;
(6)心理承受能力和風險承擔能力較弱;
2。3創業者與企業家導讀:企業家的宗教信仰
企業家的宗教信仰
宗教和信仰成為靈魂最理想的安頓場所之一。
歷數歐美那些最成功的商人,其中大多數是有信仰的——石油大亨洛克菲勒是清教浸禮會教徒,IBM創始人老沃森是新教徒,沃爾瑪創始人沃爾頓是衛理公會信徒,GE的傑克&;#8226;韋爾奇是基督徒,DELL的董事長戴爾是猶太教徒,CEO羅林斯是摩門教徒&;#8943;&;#8943;
宗教所提倡的和平、平等、博愛等思想,不但成為迅速富起來的中國企業家階層安慰自身的最好工具,也促使他們為彌補社會日益激烈的矛盾做出自己最大的努力。
先是對“小我”(我自己)的慰藉。海航集團董事局董事長陳峰常常穿著道服在辦公室裡工作,讀書、打坐、記錄心得是他每晚的必修課;史玉柱本人雖不是佛教徒,但書架上擺著許多佛像。他說:“做企業風險太大,對未來沒有辦法把握,所以對佛應該尊重。”
接著是對“大我”(和我有關係的人)的關注。陳峰三分之一的時間都會用於員工“三為一德”的培訓,把南懷瑾所撰《論語別裁》作為公司全體員工的學習資料。
中芯國際CEO張汝京感觸:“我遇到過無數困難,很多次我都肯求上帝來救救我,最後奇蹟出現了,我感謝上帝的祝福。”為此,自1996年以來,他在國內捐建了近20所希望小學。
(資料來源:新浪財經,網址://finance。sina。)
企業的宗教信仰是企業文化的根本,企業家的宗教信仰是企業家精神的精髓。和平、博愛、文明的宗教思想,促進企業基業長青。另外,企業家濟世為民,不但實現了創業的理想,還實現了人生價值。 電子書 分享網站
2。3。1從創業者到企業家
1。企業家與創業者的關係
很多人都無法理解企業家與創業者的區別和聯絡。在英文上“企業家”(entrepreneur)一詞源於法語“entreprendre”。Entrepreneur有兩個基本含義:一是指企業家,即企業中負責經營和決策的領導人。二是創辦人,即創辦企業的領導人。這就導致很多人無法區別企業家和創業者。
後來英國經濟學家馬歇爾認為企業家是不同於一般職業階層的特殊階層,他們的特殊性是敢於冒險和承擔風險。這個理解將企業家定義為創業者。美籍奧地利經濟學家熊彼特將企業家視為創新的主體,他把創新視為判斷企業家的唯一標準。
在德魯克的《創新與企業家精神》一書中,大師花了三十餘年時間進行研究和實踐,在書中用了整整一章的篇幅來定義“企業家”。在他看來,“企業家”就是:
(1)大幅度提高資源的產出
(2)創造出新穎而與眾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