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部分

富人花自己的錢,即使一擲千金、窮奢極欲,旁人自不必置喙。事實上,凡高檔豪華的消費場所,凡頂級的奢侈品,本來就以富人為物件。然而,一家百貨店竟專門閉館,設立“富人專賣會”,窮人通通清場,居然連“眼福”也被剝奪,也未免太“有錢能使鬼推磨”了一點。

或許如今富人們消費能力確如鯨吞大口,越是昂貴的奢侈品越是情有獨鍾,但是,難道富人的奢糜需求真是如此之大,必須專門閉館,獨對富人開放,才能滿足?其實,富人要買的東西從來不會短缺,窮人也沒能力去與富人搶購,又何必設“富人專賣會”,窮人一概免進?顯然,於富人,並非是因為有錢沒地方花,或者是唯有這個“富人專賣會”上能買到自己屬意的精品*,之所以蜂擁而去,是“富人專賣會”本身,契合了自己顯示身份地位的需要,創造了一個“腰纏十萬貫,騎鶴下揚州”的炫富機會。

於是,“富人專賣會”不可避免地瀰漫著*裸的對金錢和財富的崇拜。而在富人9小時狂擲1000多萬元的背後,是扭曲的財富觀。因為,大凡有境界的富人,無不認為財富首先屬於社會,因此無不恪守“得諸社會還諸社會”的準則。如此招搖的“富人專賣會”,在令商家和富人痛快的“雙贏”中,社會責任感卻在痛心地流失,作為商家的媚富與富人的炫富一拍即合的怪胎,“富人專賣會”不啻為社會之恥。

(2)創業與成功觀

首先成功觀反映在成功價值取向上。在當今社會,我們需要的是多元化的成功價值取向,然而一項調查卻反映了中國青年狹隘的成功價值取向。2004年,香港城市大學的嶽曉東博士分別在西安、廣州、蘇州、南京、香港等地的大學取樣了近2000名大學生,要求大家提名誰是最成功的中國人。結果顯示'14',政治家是內地大學生心目中最成功和最令人崇拜的代表人物。很多人都認為這個調查結果折射出當今青年心中成功的價值取向是從政當官。其實,每年大量的青年參加公務員考試已經反映了出來了青年的價值取向。中國自古有“學而優則仕”的官本位思想,很多人都抱有“治國平天下”夢想。這些觀念自然而然的將人的價值取向引導到政治上,促使很多人從政當官。另外,從政當官還有很強的利益誘惑。

這是一種現實的價值取向,但不得說一種悲哀的價值取向。市場經濟要發展,創辦優秀的企業是關鍵,這就需要社會中傑出的人才來創業,應該“學而優則商”。政府應該是經濟發展的服務性機構,而不應該是大家追逐的利益集團。作為社會的有為青年,應該具備市場經濟觀念,需要更多的人樹立從商創富的成功價值觀,應該以富人為榮,以傑出的企業家作為心中的偶像,懷揣成為成功企業家的夢想,渴望在市場經濟的大浪潮中有所作為。這才是一個創業者需要的價值取向,也是商業大國需要的價值取向。

其次,成功觀反映在成功價值的評價上。其實,對於成功的衡量是每個人心中對成功的理解。每個人對成功的評價標準不同,對成功的理解也就不一樣。作為普通人,每個人都有成功的標準。筆者認為,成功是一種滿足感或者幸福感。很多時候我們都不能完成目標,但是如果在其中你感到了滿足和幸福,那你無疑是成功的。滿足感等於成就與期望的比值,成就超過了期望你就成功了。幸福來源人們心理的一種成就感和滿足感。但是,人對成功的評價標準有趨同性,所以社會也有對成功的評價標準。一般認為著名歌手、政治家、百萬富翁、勞動模範是成功人士。雙匯董事長萬隆是社會公認的商業成功人士,但是他自己並不這樣認為。他說:“什麼時候雙匯從我手裡交出去了,能保持現在的發展勢頭,你再說我是成功人士”。從萬隆要求基業長青的成功觀中我們似乎可以感覺到作為一個成功的企業家對成功的要求應該不同於普通人。

對於創業者而言,財富是衡量創業者成功與否的重要標準。每年的福布斯和胡潤富豪榜排名都備受人們的關注。蓋茨530億美元連續13年蟬聯福布斯全美富豪榜首備受世人敬仰。所以,創業者責無旁貸地追求財富最大化。沒有財富的創業者絕對不是一個成功的創業者,但是財富不是創業者成功的全部。對於很多創業者,特別是家族企業的創始人而言,企業的可持續發展也是衡量創業者成功的重要標準。強勢的創業者可以帶領企業度過創業危難期,掘得第一桶金。成功的創業家對自己的要求並不滿足於第一桶金,他需要挖掘人才建立制度促進企業永續發展,甚至創造品牌。企業不光創造財富還需擔當應盡的社會責任。社會貢獻也是衡量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