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部分

對華為一知半解。再者,任正非始終堅持做企業就要踏踏實實,不張揚,不求功名,並把這種思想灌輸給每一個華為人,從而形成一致緘默對外的低調而神秘的企業形象。

即便如此,華為的大名早在2000年左右就已經在中國企業界流傳開了,而這緣於華為總裁任正非的兩篇管理名作《華為的冬天》和《北國之春》。在這兩篇名作裡通篇都在強調的是危機意識,任正非作為一個企業家的愛國情懷,憂患意識及對企業管理的縱深思考,顯示了華為這個企業的成長基於一個一般中國企業所不能企及的思想高度,這種憂患意識也成為了華為不斷發展壯大的內在動力。而對於當時眾多中國企業來說,這些觀念無疑具有振聾發聵的意義。

然而,如果讓我們向上追溯任正非在《華為的冬天》和《北國之春》中的思想根源就會發現,在更早的時候,即1995年,任正非就已經敏銳地意識到華為即將到來的危機。

1995年,華為自主研製的C&C08數字程控交換機在經過兩年的研發、實驗和市場推廣之後,終於在中國市場上取得了規模商用。華為的08機與巨龍的04機一起,成為了中國廣大農村通訊市場的主流裝置。華為人為此歡欣鼓舞,對公司的發展前景滿懷信心,而任正非則清醒地意識到:

由於全世界廠家都寄希望於中國這塊當前世界最大、發展最快的市場,而拼死爭奪,形成了中、外產品撞車,市場嚴重過剩,形成巨大危機。大家拼命削價,投入惡性競爭,由於外國廠家有著巨大的經濟實力,已佔領了大部分中國市場,如果中國廠家仍然維持現在的分散經營,將會困難重重。

1996年,華為全年完成銷售額26億元,經過八年奮戰,華為正式進入企業的順利發展階段。而此時,任正非卻尖銳地提出,面對成功,華為人必須要有一種清醒的認識,否則成功帶來的不是企業的繁榮,而是令人措手不及的危機。

成功是一個討厭的教員,它誘使聰明人認為他們不會失敗,它不是一位引導我們走向未來的可靠的嚮導。它往往會使我們以為八年的艱苦奮戰已經勝利。這是十分可怕的,我們與國外企業的差距還較大,只有在思想上繼續艱苦奮鬥,長期保持進取、不甘落後的態勢,才可能不會滅亡。繁榮的裡面,處處充滿危機。

任正非認為,成功是沒有止境的。例如,對於生產的工藝、產品的加工質量,華為人都應該有一種“每天繼續改進”的慾望;而市場營銷則要從公關、策劃型向管理型轉變;至於中高層管理人員要善於做勢,基層管理人員則要把工作做實。任正非堅持認為,成功只能說明過去,只有在思想中保持艱苦奮鬥的優良傳統,才能不為過去的成就所束縛,才能在更高的層次獲得更大的進步。

同樣是在1996年,任正非在華為發動了“市場部領導集體辭職”運動,市場部經過重新改組後,持續三個月均創造了歷史最好的業績,5月份銷售額達到了3�15億元。與此同時,捷報頻傳,華為與深圳商業網、廣東視聆通多媒體通訊合同順利簽訂,天津HONET綜合接入系統備忘錄簽訂並開始實施、中國聯通深圳公司與深圳市郵電局使用08機做專用介面局合同簽訂、廣州市話2萬門局(新業務的試驗)合同簽訂……每一專案都意味著華為在新的領域、新的市場上,取得了戰略性的突破。

在一次表彰大會上,任正非向奮戰在各條戰線、為此做出成績的華為人,表示了真誠的祝賀,並號召全公司人員以他們為學習的榜樣。在這樣一個皆大歡喜的慶功會上,任正非仍然不忘提醒沉浸在喜悅中的華為人要警惕繁榮背後的危機。

繁榮的背後都充滿著危機。這個危機不是繁榮本身的必然特性,而是處在繁榮包圍中的人的意識。艱苦奮鬥必然帶來繁榮,繁榮以後不再艱苦奮鬥,必然丟失繁榮。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不盡長江滾滾流。歷史是一面鏡子,它給了我們多麼深刻的啟示。忘卻過去的艱苦奮鬥,就意味著背棄了華為文化。

那麼,任正非希望華為人如何對待目前的繁榮,預防可能會到來的危機呢?

世界上我最佩服的勇士是蜘蛛,不管狂風暴雨,不畏任何艱難困苦,不管網破碎多少次,它仍孜孜不倦地用它纖細的絲織補。數千年來沒有人去讚美蜘蛛,它們仍然勤奮,不屈不撓,生生不息。我最欣賞的是蜜蜂,由於它給人們蜂蜜,儘管它有時會蜇人,人們都對它讚不絕口。不管您如何稱讚,蜜蜂仍孜孜不倦地釀蜜,天天埋頭苦幹,並不因為讚美產蜜少一些。勝不驕,敗不餒,從它們身上完全反射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