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9部分

幕�墓噝允拐庵直涓鐧吶���Р淮蟆�

經過苦苦掙扎之後,日本企業開始意識到,這種種困難匯總起來,其實就是一個問題,即他們正在面臨的最大的困難在於沒有核心競爭力,而不是什麼業務可以做,什麼業務不可以做。

從2000年開始,日本開始著手改革,除了推行員工持股制度,啟用和推動員工之間和企業之間的相互競爭,日本政府還介入企業,決定在2003年之前處理完不良債務,把33兆億日元的債務從銀行買過來,實行小政府,確立地方分權;進行稅制改革,降低所得稅,提高消費稅。

與此同時,日本也對教育實施了改革,改變過去的平均教育法,採取因材施教的分類教育政策,開發人的潛能,提高年輕人的創造力。

改革社會保障制度,引進美國的社會保障制度。加強IT建設,以資訊化帶動工業化。為企業的進一步發展打下基礎。

……

任正非此次的訪問,正是日本經濟的復甦時期,但尚未完全恢復。不過,日本社會治安之好,街道之整潔,人民之樂觀、敬業,讓任正非感受頗深,他相信:日本一旦重新起飛,這樣的基礎一定使其一飛沖天。然而,任正非思考的是:華為若連續遭遇兩個冬天,也像一些日本企業一樣幾年不漲工資,華為人是否還會平靜,沉著應對,克服困難,期盼春天?

任正非由此想到,如果華為的增長速度大幅減慢,日本企業的三種過剩(僱傭過剩、裝置過剩和債務過剩)都將在華為出現。沒有及早地認識和充分的思想準備,就會陷於被動。

因此,任正非在《北國之春》中著重提出,如果華為也遇到日本企業所遭遇的這一切,該怎麼辦?

他這樣寫道:

只要我們不斷地發現問題,不斷地探索,不斷地自我批判,不斷地建設與改進,總會有出路的。就如松下電工昭示的救冰海沉船的唯有本企業員工一樣,能救華為的,也只有華為自己的員工。從來就沒有什麼救世主,也沒有神仙皇帝,要創造美好的明天,全靠我們自己。

冬天總會過去,春天一定會來到。我們趁著冬天,養精蓄銳,加強內部的改造,我們和日本企業一道,度過這嚴冬。我們定會迎來殘雪消融,溪流淙淙,華為的春天也一定會來臨。

與當年美國之行有所不同的就是,此次任正非要尋找的,是如何引領華為人面對挫折與困境,以及為了安然度過冬天所必需的精神和信念。

txt小說上傳分享

抓不住牛韁繩,也要抓住牛尾巴

1997年任正非又一次出訪美國,回國後的第二年年初,他寫下了《我們向美國人民學習什麼》。在這一篇文章中,任正非寫道:

十年之內,通訊產業及網路技術一定會有一場革命,這已被華為的高層領導認識,在這場革命到來的時候,華為抓不住牛的韁繩,也要抓住牛的尾巴。只有這樣才能成為國際大公司。這場革命已經“山雨欲來風滿樓”了。只有在革命中,才會出現新的機遇。

任正非提到的“這一場革命”就是繼語言傳播、文字傳播、印刷傳播,以及模擬式電子傳播之後的第五次資訊革命——數字式電子傳播。

這種傳播主要是藉助計算機、多媒體和網路技術,對包括語言、文字、聲音、圖畫和影像在內的各種資訊做數字化處理,報刊、圖書、廣播、電視、電影等媒介在形式上的差異將日益縮小。

20世紀90年代初,美國率先提出了“資訊高速公路”的概念,即數字化大容量光纖通訊網路,用以把政府機構、企業、大學、科研機構和家庭的計算機聯網。

1993年初,美國總統克林頓上臺後不久就提出興建“資訊高速公路”計劃,並授權成立了“資訊基礎設施特別小組”,由商務部長羅

恩·布朗領導,副總統戈爾、總統經濟顧問委員會主席勞拉·泰森及一批經濟、法律、技術專家和電信工業界代表組成。特別小組的核心成員每星期都在白宮聚會討論。美國政府制定“資訊高速公路”的政策基於5項原則:其一,鼓勵私人企業增加投資;其二,促進並保護私人企業間的競爭;其三,公眾都有機會獲得服務;其四,避免在資訊擁有方面出現“貧富不均”現象;其五,維護技術設計上的靈活性。

在克林頓宣佈“資訊高速公路”計劃半年後,日本政府也決定建立全國超高速資訊網。1994年2月16日,歐洲委員會宣佈將建立自己的“資訊高速公路”。這時,新加坡的“資訊高速公路”計劃也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