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政策法規、經濟資訊、科學技術等方面的知識和技能的特殊收視需求,是農業頻道的應有之意和核心競爭優勢之所在。
而中國農業電影電視中心已經建立了包括科技資訊、經濟資訊、政策資訊3個部分的農業節目資訊體系,包括法律服務、科技服務、生活服務、經濟、資訊服務、政策解析和法律普及服務等的農業節目服務體系,這為未來農業頻道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礎和平臺,有利於農業頻道不斷增強自身服務性和貼近性。
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青石板上創高產當代愚公續新篇(1)
沙石峪名片
人口:870人
人均年收入:約為4900元
第一產業:糧食、葡萄、果樹
第二產業:集體兩個(輕質碳酸鈣廠、再生膠廠),個體兩個
第三產業:外出打工、旅遊公司(籌劃中)
榮譽:2003年,獲得河北省唐山市文明生態村稱號
2005年,獲得全國農業旅遊示範點稱號
“沙石峪,山連山,當代愚公換新天。萬里千擔一畝田,青石板上創高產。”上世紀六七十年代,這句許多人耳熟能詳的歌詞,曾激勵了無數中華兒女和海內外友人。從河北遵化市出發,南行幾十裡,就到了沙石峪。就是這個燕山山脈中的小山村,上世紀六十年代以挖山不止的愚公精神被譽為“中國農業的大學校”。
萬里千擔一畝田青石板上創高產
除了村口的標語,沙石峪和記者見過的眾多太行山深處的小村莊沒什麼兩樣,昔日愚公的代表——村黨支部書記張貴順已長眠地下,建在中阿友誼樹旁的張貴順墓地可以俯瞰沙石峪全景,據說這是他生前自己選定的地方。
如今,沙石峪發展的擔子已經落在第四任村黨支部書記周國軍的肩上。村委會辦公的二層小樓內,也專門設立了沙石峪村史展覽館,從展覽館的陳列中,一目瞭然地再現了沙石峪的昨天。
幾十年前,沙石峪還是個“滴水貴如油”的窮山溝,每天早上,村裡的男男女女都要步行十幾里路到大狼峪挑水。缺水還可以去挑,但那個時代,對於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來說,缺土卻讓沙石峪人犯了愁。“土如珍珠水如油,漫山遍野大石頭”。這是昔日遵化沙石峪村的真實寫照。當時僅有的幾百畝地,是由兩萬多塊田拼湊成的,一畝地少則###塊,多則###十塊。每年國家都要向沙石峪供應十幾萬斤糧食。
但是,當年的村支書張貴順卻不信邪。他們用大錘砸,用尖鎬鑿,用雙手挖,硬是把滿地青石板揭去一層。為了加厚土層,張貴順提出“社員外出不空手,每人都要帶點土”的口號。十幾天時間,青石板上一畝田被墊起了二尺半,總計行程1萬多公里,挑土4600多擔。為激勵後人,沙石峪村頭立起一塊石碑:“萬里千擔一畝田,青石板上創高產。”從1966年到1971年,沙石峪共動土石方1760萬立方米,投入勞動力1180萬個,將原來2�3萬塊、780畝土地,改造成5020塊、1200畝大寨田。
1962年6月27日,記者東生的長篇通訊《看愚公是怎樣移山的》在《人民日報》刊出,沙石峪聲名鵲起。1966年4月29日,周恩來總理陪阿爾巴尼亞部長會議主席謝胡到沙石峪參觀,之後的短短几年間,沙石峪接待了167個國家的包括4個國家元首、16國總理在內的3000多位國際友人。
一畝果園半畝田如今舊貌換新顏
沙石峪出名了!但它並沒有像大寨一樣長久地出現在公眾的視野中,張貴順帶領村民繼續著劈山造田的工程。到1978年,沙石峪的糧食產量已經達到了80多萬斤,當年向國家交售糧食20萬斤。周國軍告訴記者,“1983年大包乾之前,我們村的勞力每月能分50塊錢,比城裡上班的人工資都高。老年人年過六十,口糧由村裡免費提供,每年還能領到10~30元的補貼。而且當時沙石峪一個村擁有的農業機械比一般的鄉鎮都要多,當時我在機務隊開車,僅機務隊一年收入就有二三十萬。”
1983年,縣裡決定請71歲的張貴順離休讓賢,原黨支部副書記閻福忠接任黨支部書記。閻福忠上任後的第一件事,就是推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張貴順曾發動全村群眾大討論,制定了發展多樣化種植的規劃。規劃的中心是把“一畝糧田半畝園”改為“一畝果園半畝田”。閻福忠接任後繼續這一政策,在進一步明確果樹生產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