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散佈陰鬱的預言:在新的戰爭中,誰是罪魁禍首的問題,與上次大戰相比,將更重要;戰敗的後果將比1918年的失敗更為慘重。7月,他為勃勞希契草就了第三份冗長的備忘錄。他宣佈,他敢肯定,進攻捷克斯洛伐克必將帶來另一次大戰。
“這種戰爭的後果,不僅僅是軍事失敗,而且是德國的全面災難。”他繼而說,人民不要這場戰爭,陸軍對此也沒有思想準備。
當貝克將此檔案呈交上去時,他的講話尤其大膽——他讓勃勞希契在軍事將領中組織抵制。“倘若軍事將領們不按自己的特有的政治見解和良心行動。”討論紀要說,“歷史就會將罪過加在他們頭上。。。。。。。。。。。若大家行動堅決,戰爭政策就執行不了。。。。。。。。。。。時局特殊,措施也隨之特殊。”
在眾人勸說下,勃勞希契召開了一次高階陸軍將領會議。在會上,他宣讀了這份備忘錄——它預言,入侵捷克必將導致一場大戰,德國一定打輸。為了蘇臺德,竟拿民族存亡去冒險,這值得嗎?
眾人一致認為,軍民皆反戰。將領們也同意,陸軍的訓練和裝備或許可打敗捷克人,但要打敗歐洲強國的聯盟,是絕對不行的。會上只出現兩條反對意見,但都很溫和。布許將軍重彈了軍隊不該干預政治的老調,而萊希瑙這個第一個變為納粹的將軍則告誡其同僚,應單獨與希特勒辯論,不要集體前往。勃勞希契採納了他的建議,單獨前去面見元首。但是,他是否像對同僚們說話時那樣強硬有力地去面陳希特勒,這還是值得懷疑的;然而,即使說法比較婉轉,它也帶來一陣大聲呵斥,重使勃勞希契循規蹈矩。
將領們的否定態度使希特勒氣餒。8月10日,他將總參謀長等人請至貝格霍夫進午餐。他又歷時3小時滔滔不絕地大講他的政治理論,但他們也同樣不以為然。眾人的一致反對反倒加強了元首的決心。5天后,在朱特堡附近觀察了一炮兵演習後,他將高階將領召至飯廳,宣佈於秋天用武力解決捷克問題。他向聽眾保證,只要張伯倫和達拉第仍然在位,就不會出現大戰。在結束講話時,他提醒大家注意,他的預言是會應驗的。
在國內,希特勒陷入反戰派的重圍。他的論點仍不能令其將領們信服。反戰派主將貝克將軍再次提出辭職,勃勞希契不予接受,他就索性不再上班。為解決這一問題,希特勒接受了他的辭呈,但“出於外交政策方面的原因”,令他保密,不得讓公眾知道。
但是,所有這些忠告在希特勒身上都未產生多大效果。他一心要戰。在視察陸軍的演習後,阿道夫。希特勒對自己副官說:
“戰爭是萬物之父。每一代人都要經歷一次戰爭!”
,,,、,s,h,u,,w,、,,n
''
第六百七十三章 戰俘營!
即將開始東京審判的訊息,迅速震驚了整個日本。
原本以為戰爭已經結束,但無論如何也都無法想到,中國人竟然在東京局勢略略穩固之後,要對那些曾經高高在上的日本政要們進行一場審判!
這是一份怎麼樣的名單?
日本首相廣田弘毅、陸相寺內壽一、海相永野修身。。。。。。。。。。。。。日本皇族成員伏見宮博恭王元帥、公爵近衛文麿、日本最後的元老西園寺公望。。。。。。。。。。。還有東條英機、林銑十郎、荒木貞夫、坂垣徵四郎。。。。。。。。。。。。
太多了,實在是太多了。
這份被中國政府起訴的名單裡,囊括了日本政界、軍界全部的重要人物。
儘管在戰爭時日本政府遭到了日本民眾強烈的反對和抗議,但是在自己國家的首都,對曾經日本的領導人進行公審,實在還是讓日人難以接受。
而且次後還有更加恐怖的訊息傳來:昭和天皇裕仁,也將遭到公審!
這一訊息讓日本人徹底崩潰!
天皇是誰?天皇對於日本人來說意味著什麼?那是日本人的精神象徵,那是日本人心裡一尊高高在上的“神”。。。。。。。。。。。。。。。。
但是沒有用,在中國人面前,任何的抗議和指責都沒有用!
原本希望英法列強能夠適時干涉,但英法卻正因為德國在歐洲咄咄逼人的態勢而焦頭爛額,又哪裡有空再來管日本的事情?
特別法庭主審**官為梅汝傲,這也是大總統親自選定的人選。
身肩重擔的這位主審**官,在大總統面前曾經立下誓言:如果不能把這些戰爭罪犯定罪,如何不能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