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39部分

說過,對日本還會有其他的解決方式,但至於大總統還是什麼想法也就暫時沒有人可以知道了!

''

第六百七十六章 蘇臺德

面對愈演愈烈的歐洲局勢,在華盛頓,羅斯福卻很關切。

他生怕這類會談只會拖延必不可免地要爆發的戰爭的時日。於是,在一次內閣會議上,他哀嘆英國首相竟“不惜一切代價祈求和平”,並尖酸刻薄地對哈羅德。伊克斯說,很明顯,英法兩國是要使捷克人陷入困境,然後再“洗掉他們之背叛者手上的血跡”。

週末尚未結束前,英內閣內部也出現了反對張伯倫的情緒,但他堅持己見。美國駐英大使約瑟夫。肯尼迪給首相送去一份具有預兆性的報告——這份報告系著名的飛行家查爾士。林德堡根據不久前他視察德國空軍所獲材料寫成的,說明德國空軍力量雄厚。與肯尼迪一樣,張伯倫也感觸尤深。同時,由於備戰極差,英國便只好繼續採取綏靖政策。

9月18日,張伯倫對達拉第率領前來英國討論這一問題的代表團說:“必須將部分領土割讓給德國。但是,我們很難將捷克斯洛伐克攔腰砍開,除非捷克政府自己承認有必要進行邊境調整。”

達拉第同意,只要向捷克人施加些小的“友好的壓力”,他們便可將“蘇臺德地區的某些部分”割讓出去。與此同時,應向捷克人說明,對割讓後餘留的地區會有某種國際保證,德國必須參與這種保證。張伯倫先是猶豫不決,會談中間休息結束後,便同意了。法國人回家後仍心驚肉跳,但張伯倫卻自鳴得意。“前途雖尤多焦慮”,他在給妹妹的信中寫道,”但最使我焦慮不安的事情已不復存在了,因為我覺得沒什麼可斥責自己的。相反,時至今日,事態是沿我所需要的途徑發展的。”

但是與此同時,還有一件不愉快的工作要做:告訴捷克人必須將蘇臺德割讓出去。

次日午飯後,當英國公使將這一建議通知貝奈斯總統時,貝奈斯大受震動,起初竟拒絕討論此事。英公使巴塞爾。牛頓爵士雖覺難堪,但仍著重指出,他必須儘速批准,因為張伯倫擬在48小時內與希特勒重開會談。

貝奈斯憤怒地指責說,他的國家已被拋棄。他說,事實證明,他業已得到的保證僅是一紙空文。他懼怕的是,所提出的解決辦法並非就此了結,而只是希特勒最終統治捷克的一個階段。貝奈斯雖有這話在先,牛頓卻向國內彙報稱,他認為,貝奈斯“更趨於接受而不是拒絕,對有助於他向他的人民說明為何要接受的理由,他都聽得進去”。

星期一,張伯倫整天都在焦急地等待答覆;45分鐘後,捷克外長克羅夫塔告訴牛頓,他的政府拒絕接受英法兩國的建議。

然而,片刻後,捷克總理霍德查卻又將法國公使召去。他請求拉克瓦讓巴黎發封電報前來,宣告若發生戰爭法國將退出條約。“這是拯救和平的唯一辦法”。他說。他向拉克瓦保證,他這一行動是得到貝奈斯應允的——這是謊言。

拉克瓦立即將這一訊息電告巴黎;牛頓也將其電告倫敦。

在電文中,牛頓建議由哈利法克斯出面,向貝奈斯發出一份哀的美敦書,叫他“立即毫無保留地”接受英法建議,“否則,英國政府將不再關注這個國家的命運。”

雖然夜色已深,哈利法克斯仍立即趕赴唐寧街10號。午夜後,他回到外交部向牛頓發出指示,讓他叫貝奈斯重新考慮,否則張伯倫將推遲或取消與希特勒的第二次會晤。

凌晨2時,在他的法國同事的陪同下,牛頓來到赫拉德欣宮晉見捷克總統。處在時睡時醒中的貝奈斯被叫起來,一聽到拉克瓦的話,“便如遭大棍所擊”,立時癱了,眼淚奪眶而出,一陣震驚後,被出賣了的貝奈斯答應中午給予最後答覆。

首次表示接受英法建議的話是從霍德查口中傳來的。他拐彎抹角地通知牛頓,捷克的答覆是肯定的,有關此事的正式答覆將盡快交給他。但辯論一直延續至黃昏。其時,牛頓和拉克瓦兩人被雙雙召至外交部。這兩位公使各自拿到一份照會,該照會說,捷克斯洛伐克政府“難過地”接受英法兩國的建議。

當晚,貝奈斯政府發表公告,宣佈投降——這給許多西方人帶來了恥辱。公告說:

“憑友邦可能給予的援助,我們曾作出答覆。但是,一旦有可能遭武力壓服的問題出現時,很明顯,歐洲危機之性質已趨於嚴重。因此,友邦提出忠告,我們須作出犧牲,購買自由與和平,這也是他們無力相助所致。。。。。。。。。。。。。。。共和國總統及我國政府已無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