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9部分

、“槐蔭古渡”,東南方約四公里是“龍山煙雨”,西南十公里處有“黃峰晚翠”、“雁落蓮池”,正南30公里處是“天柱曉晴”的武當山天柱峰。

均州聖地:永遠的滄浪綠水(3)

城之外,山圍水繞,城之內,城樓高聳,市肆喧闐,紅牆深宮,民風淳樸。有詩讚曰:“三面江興抱城廓,四面山勢繞煙霞。龍山塔上渾如錦,望嶽樓前半是花。”其風水格局至善至美。

淨樂宮位於均州城北,建築面積3萬多平方米,全宮佔地面積12餘萬平方米。淨樂宮始建於1419年(永樂十七年)。明代嘉靖年間,已擴建到520間。明、清名人遊記中,把淨樂宮描繪成皇帝居所,氣魄近似故宮。淨樂宮是武當山古建築著名的八宮之首。宮門正對南城門,迎向高聳人云的武當山天柱峰。宮門外矗立著高大的石雕三門石牌坊和一對栩栩如生的巨型鐵獅。宮門東側設有文習館,西側設有武習館。宮內分三層,寬一米、高四米的紅圍牆,均用每塊25斤重的大青磚砌成,內建有祖師殿、聖公殿、聖母殿、東宮、西宮以及龜馱御碑等大型建築單元。龜馱御碑高8米多,重102噸(為國內首重)。其一切大型單元建築,一色綠磚碧瓦,青石欄杆。青石板路面和庭院,落落大方,雅緻幽靜。

出淨樂宮南門,經老均州城南門,放眼遠眺,30公里外的武當山金頂盡收眼簾。沿這條中軸線佈置的古建築,疏密有致,恰到好處。

1959年,因建丹江口水庫,將宮裡的800多件文物(僅為部分石構件——筆者注)遷到丹江口金崗水庫北坡,整個均州古城,包括淨樂宮全部沒人江底。

我印象最深的還有武當山天柱峰,天柱峰主要古建築有金頂和紫金城兩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