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流露,如行雲流水般順暢而自然,給人帶來美的震撼,何笑之有?學生能得先生眷顧,自當善予往來,勤加交流,才為不偽。”
大聖人所言果然不虛,極富哲理,引人深思,凌雲志心中讚歎不已。
蘇秦對凌雲志所言半信半疑,信者,他對荀況所言有理有據非常可信,疑者,他明明對自己和荀況分別流露出一股濃濃的崇拜和敬仰的眼神,可是此時他只言荀況而刻意忽略自己,分明是想隱瞞什麼?這位凌老闆又從何處聽聞自己的呢?
凌雲志看見蘇秦審視的眼神,知他起了疑心,暗呼厲害,這位即將馳騁七國的大縱橫家,果然不白給,細膩的觀察,敏銳的思維本就是一位縱橫家所必備的能力,否則戰國時代人才輩出,何能讓蘇秦、張儀一東一西玩弄於鼓掌之間,其才其智可見一斑。
之子對凌雲志的反應很不以為然,他已與這兩位文生傾談過,荀況所言空洞而不切實際,只是一空談的儒生,蘇秦顯然是狡辯之士更不為他所喜,這兩人都不是他所需要的人才,他需要的是能出謀劃策、深通軍政之策的幹才,他對凌雲志到是充滿了期待,這位精於算計的商界奇才在東胡使團一事上表現出過人的才智,不顯山不露水地就將一件事關兩國長遠利益的大事輕而一舉地就辦成,令人刮目相看。
之子已經派人到東胡瞭解過,這次東胡派出外交使團以及出使的任務根本就是這位嬉笑商界之人一手促成的。而且在燕國輕易獲得軍方的支援,與他和公子職、大將軍藤毅的接觸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這才叫人才,是他絕對欣賞和需要的型別。
竇章對凌雲志經過這段時間的瞭解,已經有了很深的認識,他絕對是個胸懷大志;腹有良謀之人,而且氣度恢宏、深沉練達,絕不可能為了一個名不聞達的文弱書生而失態,這兩位文生究竟有何非凡之處,竟能讓主人如此激動?
他可以肯定這兩位文生肯定身懷某方面讓人敬仰的不世之絕學,才會讓凌雲志如此動容。凌雲志身邊的鬱心怡、樂毅、冷風、秦開哪個不是胸懷錦繡,難得一見的國之幹才,仇戈、凌諸、凌衛,就連那三名珠寶工匠都是身懷一技之長的絕才。主人身邊聚集了如此多的文武大才,早已經讓竇章蠢蠢欲動,欲圖大志了,心中暗自決定,一定派人好好了解一下這兩位文生,如是主人所需人才,自然不能放過,一定要把他們留在主人身邊。
“蘇先生,不必疑惑,在下曾聽恩師讚歎過先生,先生入秦不為所重,是秦之損失。”凌雲志儒雅一笑,自如而談。
蘇秦釋然,自己入秦之事不聞於世,此人既知此事,當所言不虛,不禁好奇地問道:“不知先生之恩師是…?”忽然感到有些貿然,忙停下話頭。
凌雲志坦然笑道:“在下恩師是齊國稷下學宮的淳于髠先生。”
之子、荀子、蘇秦三人均是動容,之子心裡最高興,能與齊國拉上關係的人自然是他最需要的人,笑道:“難怪凌老闆如此出眾不凡,原來是天下聞名的素有‘稷下之冠’稱號的淳于髠老先生的徒弟。呵呵,好,好。”
荀子、蘇秦也先後對淳于髠表示了敬仰。
竇章心中暗笑,如果你們知道了主人還有一位素有“稷下真人”稱號的鬱林老師,不知會做何感想?如果主人不是有這兩位老師的話,自己當初才不會輕易相信天神之類的說法呢,也不會非要跟著主人了。
“稷下真人”的占星術天下聞名,他既然在主人被雷擊不死之後忽然成了主人的老師,那就很說明問題了。當然就是現在證明了主人沒有被雷擊一事,自己也不會離開他,他的能力和本事已經使他是不是天神之類的一事無關緊要。
在凌雲志的調解下,酒宴氣氛非常融洽,眾人都是博學之人,談天說地,暢所欲言,盡歡而散。
離去之時,凌雲志得聞荀子和蘇秦住在客棧中,遂極力邀請兩人到家裡住,之子很不以為然,親熱地和凌雲志告別,坐車而去,在竇章的勸說下,荀子和蘇秦欣然跟隨凌雲志而去。
翌日,凌雲志在薊城貼出招賢榜,言明已獲朝廷恩准,開發東北邊塞之地,不論出身凡有一技之長者均可報名。此事轟動整個薊城,不久傳播到燕國各地以及齊、趙等國。
凌雲志、鬱心怡、樂毅、冷風四人每天親自接待考核各類自薦者,荀子和蘇秦也會不時地前去幫忙。
凌雲志每天除了考核各類自薦者,就是與荀子、蘇秦暢談,此時荀子的整個思想體系還沒有形成,但他獨到的見解和對時局清醒地認識還是讓凌雲志萬分佩服,蘇秦博聞廣記,機智靈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