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60部分

除非是天朝上過帶領藩邦出征,才有所謂的交還一說,大明現在並不是大順的藩邦吧?”

“難道齊國公要庇護他們不成?”許平聽得有些不安起來,開始有些生氣起來:“難道他們就不是大明的叛徒麼?”

“他們當然是,所以我們才要自行發落,許兄儘管放心,我們沒有接受他們任何附帶條件的投降,正如家嚴告訴順王的,他只接受這些叛徒無條件投降。我們只是要親手處置這些叛徒罷了,許兄你未免也太多心了吧?”黃乃明大笑起來:“現在是慶祝我們同盟並肩勝利的時候,許兄怎麼倒像是要興師問罪一般?”

“抱歉,是在下失禮了,還望黃兄海涵。”許平心中一塊大石頭落地,頓時又是一陣愧疚:“是我糊塗了。”

第九章 時來天地皆同力 第九節 審判

泉州的所有提刑官都由知府推舉然後經過卿院表決透過,暫時雖然不可能都滿足條件,但是黃石也打算建立一個訟師考核制度,然後所有的提刑官、監察官和辯護訟師都要透過這個考試,這和孫可望在河南搞的應急司法制度有些近似。於是許平和黃石的師徒關係更為大眾所確信,當時河南的訟師制度是以許平的名義下達的,在眾人眼中這顯然是許平又在應用從師傅那裡學來的東西。

齊國公本著儘可能不干涉才剛剛開始的獨立司法的原則,當福寧軍還北方同盟嚮明軍投降的那些叛將運回福建後,就交給泉州提刑司負責審判。

泉州的提刑司所有的案件都是封在信封裡,然後由工作人員按順序分發給值勤的提刑官,排在提刑官鄭之林前面的幾個同僚,接到的都是雞毛蒜皮的小案子。當鄭之林開啟文書放在自己桌子上的信封后,看到的卻是這件萬眾矚目的官司。

“泉州監察司起訴姜鑲、王啟年等二十六名將官叛國罪、謀殺罪、搶劫罪……”鄭提刑官皺著眉頭把紙上的東西唸了一遍,感到這件案子實在是燙手的山芋,就向泉州府的首席提刑官抗議道:“這些案子都發生在北方,為什麼泉州府提刑司會有管轄權?”

目前提刑官的管轄條例還很潦草,不過有一條基本原則就是交給案發當地的提刑司負責審理,首席提刑官解釋道:“因為無論是河南、山西還是陝西都沒有卿院和提刑司啊,這批人犯是在泉州上岸的,所以管轄權就落在我們手裡了。”

無可奈何的鄭之林悶悶不樂地回到家裡,閩粵改制之前他就為鎮東侯效力,還撈到了功名和一個縣令,他的理想也是在仕途上取得成就,而這次改制後齊國公府因為懂得律法的人眼中緊缺,就把他調到提刑司來做事,這並不符合鄭之林的願望。

但一年多以前的選舉中,大多數參選的不是縉紳就是商人,鄭之林很難與他們競爭,更沒有違逆齊國公府權威的膽量,所以就幹起了這份工作。

直到半年前,鄭之林又一次看到繼續原先理想的機會,那就是經過第一批競選的熱潮後,現在縉紳和商人對自己親自出任卿院大夫或是地方官的熱情開始消退。第一個原因當然是黨派力量的不斷增強,一年來大部分小黨都被大黨所吞併或是自行聯合;而第二個原因就是卿院透過決議:要求競選公職的人必須做全職工作,這個提議得到了卿院三大黨的一致贊同,以個人名義進入卿院的商人大夫必須選擇是辭去自己老闆專心在卿院工作,還是退出卿院。

下一次卿院和地方官吏選舉,顯然不會有什麼人以個人名義進行明知必敗的選舉,各黨都開始物色政績出色、官聲良好的人締結同盟,推舉這些人成為競選人,因為鄭之林在泉州提刑司工作一向兢兢業業,判案一貫傾向民意,所以國民黨、工黨先後向他丟擲橄欖枝,希望他能作為本黨的推舉人參加下次的泉州府知府競選。

所以最近半年來,鄭之林加倍努力的工作,連齊國公府給官員們的節假日都統統放棄,每天都到提刑司報到審案,希望能夠給更多人留下印象,同時也能在競選時給選民一個更好的印象。

鄭夫人見丈夫悶悶不樂,枯坐在椅子上長吁短嘆,就關心地詢問起他有什麼不順心的事。

“北方叛將的案子,竟然交到我的手上了,這如何是好啊。”鄭之林和夫人是少年夫妻,從年輕時起他就常常在妻子面前講述自己的志向,最近半年來一提到不斷逼近的第二次泉州府競選就眉飛色舞:“你知道我這一年多來一貫是為民是視,在律法許可的範圍內,我盡力為那些民眾替他們抱冤喊屈的人開脫;嚴懲那些民眾憎恨的人犯。”

“法不外人情,老爺做得沒錯啊。”

“可這樁案子該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