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是李自成的話,我認為他會直取關中,不過許平我就不清楚了。”
“透過潼關進攻關中?”
“是的,如果闖營進攻潼關的話,我猜孫傳庭一天都守不住。”
“一天?”趙慢熊更加吃驚了:“大人沒去過潼關吧?”
“沒有,怎麼了?”
“潼關是天下雄關,就是一幫老頭子、老婆子拿著棍棒堅守,也絕不可能一天就丟,如果潼關這麼不牢靠的話,那根本就不會有這座關。”
“我沒說關不牢靠,但沒有堅定守衛者的地方,天塹也是通途,”黃石漫不經心地說道:“以孫傳庭的威信和能力,我不信他能守兩天以上。”
趙慢熊盯著黃石看了半天,緩緩問道:“大人在潼關有細作,大人的細作要為闖營開關?”
“我?我沒有。”黃石已經裝填好了彈藥,他看到趙慢熊手下沒有任何動作而是一直盯著自己看,奇道:“老趙你不打了麼?”
“我……”趙慢熊歪頭想了想,緩緩地開始裝填手銃:“大人不是在闖營有人、就是在潼關有人,嗯,應該兩處都有。”
“確實沒有。”黃石笑道:“我有什麼好瞞著你的?”
“那大人怎麼會這麼有把握,屬下可是去過潼關,那裡絕不可能輕易拿下,許平就是一個月拿下關都算他厲害。”
“我們走著瞧。”黃石又舉槍開始射擊。
“大人……”趙慢熊又觀察了黃石的表情一會兒,問道:“大人聽說官兵敗績好像特別高興。”趙慢熊感覺這不僅僅是因為於黃石的計劃有利,其中明顯參雜進了感情因素,聯想到之前黃石派新軍去河南時的遲疑不定:“當初我們都認為新軍能輕鬆消滅闖軍,那時大人好像還有些內疚?”
趙慢熊語氣裡的不確定讓黃石哈哈大笑,他沒有立刻回答趙慢熊的問題。
——崇禎朝的明軍,這支自稱是中國軍隊的明軍,無論是我本來的世界還是這裡,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殺中國人,殺更多的中國人,鎮壓求活的農民。開始是為崇禎皇帝殺。當崇禎皇帝被中國農民推翻後,就大批地去投奔滿清主子,繼續殺中國人,殺更多的中國人,鎮壓求活的農民。
——崇禎朝的臣子,這些自稱是中國官員的官吏,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幫崇禎皇帝出謀劃策盤剝中國百姓,鎮壓求活的農民;等崇禎皇帝被推翻了,他們就投奔滿清幫助多爾袞策劃如何如何盤剝中國百姓,鎮壓農民起義。我不幸犯了個錯,也幫崇禎幹了些這樣的罪孽。
——崇禎皇帝,抵禦外族動用過十幾萬軍隊,但對內屠殺中國百姓出動過幾十萬、上百萬軍隊,而當內戰不利後,就想和皇太極、多爾袞和談……崇禎皇帝願意赦免幾個人——李自成、張獻忠,如果他們不繼續領導農民求活的話,崇禎皇帝不介意用榮華富貴收買他們,不過他不願意給無數的中國百姓一條活路。
——難怪順治要和崇禎稱兄道弟,難怪孫傳庭會在明史裡被描寫得如同聖賢,因為崇禎君臣和滿清奴隸主是一路人,做著同樣的事,難免會有兔死狐悲之感。在屠殺中國農民這件事上,滿清統治者和崇禎君臣絕對是心有慼慼焉,更因為崇禎的失敗而同情他。
“正義不一定總是能伸張的,”尤其是在封建社會,人民被侮辱、被損害、被欺壓、被蔑視是常態,黃石笑道:“看到正義伸張總是一件快事。”
第七章 四十萬人齊解甲 第十四節 破關
“公正?”
“是的,公正。”黃石沒有再繼續說下去。
見黃石沒有更多的談性,趙慢熊也識趣地沒有追問,而是談起另外一個問題:“福建的理事會,說明年不會再給大人更多的錢了。”
“我知道這件事,”楊致遠去世後,一些聯絡的工作就被黃石交給趙慢熊和張再弟,昨天黃石已經看過理事會的來信,他們聲稱新軍所需要的鉅額財政支援對福建來說已經是不堪重負,他們希望黃石能夠讓朝廷為新軍在福建訂購的武器付錢,而不再由南方的各個理事會補貼:“他們說的有道理,這兩年來福建沒有新建學校,給新軍武器的補貼比給孤寡老人的贍養費還要多好幾倍。北方太遠了,這裡的戰爭與他們無關,而且我本來答應只找他們要兩年的錢,現在已經三年了戰爭還遠遠沒有結束,是我食言了。”
“大人,可是新軍需要這筆錢。”南方給的財政補貼數額非常巨大,雖然朝廷承擔了一部分軍械開支,但是大概也就夠新軍所需的兩到三成,其餘的差額都要分攤給黃石在南方的勢力集團。而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