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的經典,他就以政府的名義刻印了九種經書。這個工程相當浩大,前後共花了二十二年的時間才全部完成。
到了宋代,雕板印刷大為盛行,進入了“黃金時代”。全國各地,不論政府還是私人都加以刻印,刻印的書,種類相當多。這對發展我國的文化事業起了巨大的作用。但是,一本厚厚的書,雕一次板,所花的物力人力相當大;雕成以後,如果發現錯字,又無法改換;書印成後不再使用的話,所雕的板也就浪費了。所以,雕板印刷也有明顯的不足之處。在這種情況下,人們又繼續改進,於是又出現了活字印刷術。
活字印刷術是北宋畢昇發明的。畢昇,平民出身。他在長期的實踐過程中,積累了豐富的刻字經驗,於公元十一世紀慶曆年間(1041—1048年),在雕板印刷的基礎上,試用活字印刷。所謂活字印刷,就是把木板上刻字改為把每一個字刻成單個的。具體方法是:用膠泥作成一個一個方塊,幹了以後,刻上反字,一字一塊。由於每個字是單個可以活動的,所以稱活字。用火將活字燒硬,然後按韻排列在特製的木格里。排版時,備一塊鐵板,上面敷上一層松蠟和紙灰,鐵板上放置一個鐵框,用燒硬的活字排在鐵框裡,排滿後,再放到火上烘烤。等到松香和蠟熔化,就把各個活字的底部連結成一個整體,再用板在字面上壓平,使字面平整,這樣就可以刷上墨印書了。為了提高工效,排印時一般使用兩塊鐵板,一塊印刷,一塊排字,交替使用。用完後,再把鐵板放到火上烤一下,使粘連活字的松香和蠟熔化,以便將活字取下放回木格里,下次再用。
畢昇的這種活字印刷,主要有三個環節,即:制活字、排版、印刷。這在當時固然是一套完整的印刷技術;就是在今天,印刷業已高度發達,但印刷的基本程式也還是這一套。畢昇在印刷史上的貢獻是不可低估的。
繼用泥做活字以後,元朝的王楨又創造了木活字印刷術。他在旌德縣知縣任內,就曾用兩年時間,自制了一批木活字,印刷《旌德縣誌》,不到一個月就印了一百部。可見印刷效率是很高的。隨著木活字的使用,明代以後又有了銅活字。清代的一部類書《古今圖書整合》就是用銅活字印的,字數達二十五萬。書印成以後,所排的銅活字版因保管不善,有的被盜,有的被毀掉鑄錢,乾隆時已一字無存。與銅活字流行的同時,還有錫活字、鉛活字等。這說明我國的印刷事業在不斷改進和發展。
我國各類印刷品陸續傳到了國外。七世紀中期(公元646年以後),日本有了唐代的印本書。同時,唐朝政府又把雕板作為禮物或商品輸入到朝鮮。八世紀初期,朝鮮又自己雕板刻印佛經;九世紀末或十世紀初,朝鮮有了印本書。再到後來,越南、菲律賓、柬埔寨、泰國等與中國鄰近的東南亞各國也開始利用印刷術,並且陸續向西方各國傳播,促使了西方各國、尤其是歐洲印刷術的興起。公元1450年,德國人谷騰堡在邁恩茲開辦印刷所,仿效中國活字印刷原理,用鉛活字印書。這時離我國畢昇發明活字印刷已相距四百多年,距雕板印刷的發明時間就更遠。從這點看,我國的印刷事業對世界印刷業的興起,起了巨大的作用。印刷術是我國古代的四大發明之一,也是我國成為文明古國的一個標誌。
三十七、從吸鐵石到羅盤
──指南針的發明
伊 強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六國後,因嫌“先王之宮廷小”,就在咸陽修造阿房宮。據說,宮中有一座門,是用磁石做的。磁石有吸鐵的特性,如果有人穿著盔甲或身上暗藏兵器入室,那就會被磁石門吸住,這樣,秦始皇住在裡面,就不怕有人去暗殺他了。傳說漢武帝時候,還有人用磁石做成棋子獻給漢武帝。這種棋子一放到棋盤上,不用動它,就會相互吸引,如同仇人相見立即相鬥一樣,所以人稱“鬥棋”
《山海經》上說,“磁石吸鐵,如慈母招之”。古人因此把磁石比喻為“慈母”,後人則叫它為“吸鐵石”或“磁鐵”。磁鐵的用途很廣,早在戰國時,就已被人用來做一種指示方向的儀器──司南了。“司南”就是指南的意思。為什麼磁鐵能指南呢?原來,磁鐵能吸鐵,是因為它有磁性。這種磁性,不是在磁鐵的中間,而是有次序地聚集在磁鐵的兩頭,這兩頭稱為磁板,一頭叫正極,一頭叫負極。而我們生活的地球,也是一塊天然的“大磁鐵”,它的兩頭也有磁極,一頭在地球的北極,一頭在地球的南極,北極是負極,南極是正極。大家知道,根據物理學上的“異性相吸,同性相斥”的原理,如果我們用一根磁鐵做成棒或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