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53部分

目前大漢帝國由於推廣商社負責紡紗織布行為,馬鈞早年研究的十二躡織綾機和多少受到劉協干預而誕生的直立紡紗車成為主要的生產工具。

其中的直立紡紗車是對傳統紡紗車一次較大的改進,也是今年第一次大漢帝國皇家技術革新獎的主要爭選者,除了直立紡紗車外,馬鈞的翻車,鄭懷惻的三驊犁也是主要的競選者,而劉協則更希望是紡織業獲得這個獎項,但是十餘年來,在馬鈞之後,對紡織機械改良較大的行為一直沒有誕生。

劉協被迫選擇以大漢帝國皇家科學技術研究學會名義出示一千兩百萬錢的重獎,而各家紡織商社也紛紛出示不低於大漢帝國皇家獎勵份額的獎賞,徵集更高效率的紡紗車。

劉協一邊和治略府討論《大漢帝國新銀稅制》不足的地方,一邊關注著這些獎項能否有人在今年內突破,受著記憶中關於工業革命的影響,劉協一直非常緊張,他知道紡織業、冶煉業和交通業三個關鍵行業沒有出現大規模的突破前,《大漢帝國新銀稅制》和其他各項鼓勵消費和城市定居的法案都是毫無意義的。

冶煉業由於大漢帝國軍備業發展的刺激,已經率先實現了突破,交通業由於造船業和馬車製造業,以及優良馬種的出現,目前只要在道路和組織形式上進行突破,也可以實現交通業的大規模突破,缺陷就是紡織業,做為大漢帝國一直鼓勵扶持的行業,其貿易量雖然大,但生產效率確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