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劉協未發紫玉簡,回函寫道:何須多問!
周瑜乃知劉協之意,燒去劉協回函,乃秘密處置,至老及幼,悉數未留活口,後南楚官員武將中的蜀州人士多有得知,皆上奏劉協,欲制周瑜暴虐之罪。
劉協為平眾官員怒氣,杖責周瑜三十軍棍,撤其軍權暫由幕僚參事郭嘉代行,然留其左將軍之職,復降周瑜年俸百萬之多罰其私掏三千萬錢安撫嘉陵百姓,轉而又讓楊彪自內務署密撥五千萬錢、玉器古玩三十餘箱給周家,又封其妹周媛為淑妃。
周瑜捱了三十軍棍,亦不以為然,待傷好之後,只在府中與韓鳳奏琴起舞,倒也風流倜儻,逍遙自在。
待周邑慶生誕,劉協在楚王府設宴邀周氏一族三十餘人赴宴,席間君臣二人多有交談,唯不提巴蜀平叛之事,兩人相知多年,無言亦通。
閒暇之時,受皇甫嵩之邀,周瑜赴襄陽軍院授課,身為南楚最為突出的強硬派,又多才多藝,姿容儒雅,在襄陽軍院所受到的歡迎煞為空前,比之昔日徐庶、荀攸授課熱鬧良多,聽者更眾,而周瑜也在這時,正式提出了軍之道,在於以暴制暴,以惡制惡,廣受軍院後生推崇。
北方正在嚴密準備著洛陽決戰,劉備親自留在洛陽壓陣,諸葛亮、郝昭留守晉陽,幽州由田豐、文丑鎮守管轄,冀州由沮授、鞠義鎮守,兗州由關羽、張飛、陳宮鎮守。
為了洛陽的周全,劉備打算再調兵馬前來洛陽,然而,他不知道一場風暴正在醞釀,這場風暴不僅會徹底改變南北對決的根基,也是對劉備的一次重大打擊。
第八卷 南北風雲 第十九章 洛陽角鬥
初泰十三年夏初,南楚治略府正式公開密詔,北方是一片慌亂,南方百姓雀躍,凡門樓貼公告處,皆圍滿百姓。
道教教主張魯亦宣證楚王即真命天子,承載天地之道,民當依之。
北方劉備立刻調請皇帝詔書,稱此為假詔,任張飛為徵南大將軍,陳宮為軍師,統兵三十萬討伐逆反之賊,實則兗州按兵不動,將北方兵力集中在洛陽,準備與劉協在洛陽誓死決戰。
這份密詔對北方影響甚微,但對於南方來說,這是振奮人心,鼓舞士氣之強策,亦讓劉協有了統領南方征伐朝廷的名義。
五月初八,龍母誕日,生九子,楚王劉協正式在襄陽稱帝,定都襄陽,楚王府改為御府,留雄楚殿,設龍椅,殿內書“公正開明”四字。一切都早已完畢,慢慢過渡完善,南方並沒有大的變化。
永定年號為華夏,初泰十三年,時為公元二零二年,亦為華夏元年。
劉協死後諡號為光獻皇帝,亦稱漢獻帝,由於南北對決之勢維繫多年,故又有南漢和北漢之稱,而歷史上也將此後的大漢稱為南漢,與西漢、東漢區別相分,在歷史程序中,由於南漢是中國歷史上封建君主制向二元君主制過渡階段,故於華夏九八零年,在大賢朱熹的上表下,劉協廟號改為大漢帝國太祖,後考慮皇室血統仍然在延續,這次廟號的更改恐為大部分主流學者所不認同,劉協廟號正式改為大漢帝國南太祖。
(本書此後將表述部分的楚王改為南太祖,常會有南太祖思之不妥之類的話,就是劉協思之不妥的意思)
PS:說下,劉協的公正開明之說,是建立在三家制衡論和二元君主制的基礎上,強調君主的監督許可權和平衡能力為首責。
皇甫嵩封為景山公、周邑封為桂陽公、楊彪封為廣陵公、丁原封為房陵公。
徐庶、荀攸、周瑜封為三大上帥,封徐庶為淮北侯,封荀攸為關中侯,周瑜為南陽侯。
荀彧、張昭、胡昭並稱為三治略公,封荀彧為洞庭侯,封張昭為鄱陽侯,封胡昭為白馬侯。
孫堅、呂布、趙雲、馬騰、文聘、黃忠、張遼、魏延、甘寧、高順、閻行、張頜封為十二上將,孫策、馬超、唐斬、呂飛(呂布子,歷史變了嘛,兒子也可以長大的)馬岱、馬休、黃敘、唐鳴、衛烈(張遼在衛家村所尋百餘小將之中逐漸成長期來的)、華翎(就是我以前說的那個三國無名小將)、朱然、王平十二人被封為十二少將。
呂蒙和剛進入鎮東軍的陸遜、剛進入鎮北軍的皇甫康之子皇甫顏三人皆有意向帥才培養,三人皆出身襄陽軍院和水鏡學府,分別為徐庶、文聘帶呂蒙、陸遜,荀攸、張遼代皇甫顏,而趙雲推薦的馬休,孫堅推薦的朱然也由兩人各自培養,黃敘由黃忠、郭嘉培養,呂飛由閻行培養,華翎由趙雲、孟建培養,除了這些人外,龐德、臧洪、廖化、霍俊、陳武、丁奉等一批年過三十的將領,劉協也讓徐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