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73部分

》稱,康定中,朝廷恐群帥昧古今之學,命公亮等採古兵法及本朝計謀方略。凡五年奏御,仁宗御製序文。其書分前、後二集。前集制度十五卷,邊防五卷,而十六卷、十八卷各分上下。後集故事十五卷,占候五卷。仁宗為守成令主,然武事非其所長;公亮等亦但襄贊太平,未嫻將略。所言陣法戰具,其制彌詳,其拘牽彌甚,大抵所謂檢譜角牴也。

至於諸番形勢,皆出傳聞,所言道里山川,以今日考之,亦多剌謬。然前集備一朝之制度,後集具歷代之得失,亦有足資考證者。《讀書後志》別載王洙《武經聖略》十五卷,乃寶元中西邊用兵,詔洙編祖宗任將用兵邊防事蹟為十二門,今已佚。南渡以後,又有《御前軍器集模》一書,今惟造甲法二卷,造神臂弓法一卷,尚載《永樂大典》中,其餘亦佚。宋一代朝廷修講武備之書,存者惟此編而已,固宜存與史志相參也。

△《虎鈐經》·二十卷(安徽巡撫採進本)

宋許洞撰。洞字淵夫,吳興人。登鹹平三年進士,為雄武軍推官,免歸。尋召試中書,改烏江縣簿。坐事變姓名,隱中條山。龔明之《中吳紀聞》謂,洞平生以文章自負,所著詩篇甚多,歐陽修嘗稱為俊逸之士者是也。是書卷首有洞進表及自序,大意謂《孫子兵法》奧而精,學者難於曉用。李筌《太白陰符》經論心術則秘而不言,談陰陽又散而不備。乃演孫、李之要,而撮天時人事之變,備舉其佔有。凡六壬、遁甲、星辰、日月、風雲、氣候、風角、鳥情以及宣文設奠、醫藥之用、人馬相法,莫不具載。積四年書成,凡二百十篇,分二十卷,名曰《虎鈐經》。大都彙輯前人之說,而參以己意,惟第九卷所載飛鶚、長虹、重覆、八卦四陣,及飛轅寨諸圖,為洞自創耳。其四陣統論自以為遠勝李筌所纂。其間亦多迂闊誕渺之說,不足見諸施行。然考《漢書·藝文志》兵家者流,有兵權謀、兵形勢、陰陽諸類,凡七百餘篇。蓋古來有此專門之學,今《漢志》所錄者久已亡佚,而洞獨能掇拾遺文,撰次成帙,不可謂非一家之言。錄而存之,亦足以備一說也。

△《何博士備論》·一卷(浙江鮑士恭家藏本)

宋何去非撰。去非字正通,浦城人。元豐五年以特奏召。廷試,除右班殿直,武學教授博士。元祐四年以蘇軾薦,換承奉郎。五年出為徐州教授。軾又奏進所撰備論,薦為館職,不果行。是編即軾奏進之本。軾狀稱二十八篇,此本僅二十六篇,蓋佚其二也。去非本以對策論兵得官,故是編皆評論古人用兵之作。其文雄快踔厲,風發泉湧,去蘇氏父子為近。蘇洵作《六國論》,咎六國之賂秦;蘇轍作《六國論》,咎四國之不救;去非所論,乃兼二意,其旨尤相近,故軾屢稱之。卷首惟載軾薦狀二篇,所以志是書之緣起也。卷末有明歸有光跋,深譏是論之謬。且以元符政和之敗,歸禍本於去非。夫北宋之釁,由於用兵,而致釁之由,則起於狃習晏安,廢弛武備,驅不可用之兵而戰之。故一試而敗,再試而亡。南渡以後,卒積弱以至不振。有光不咎宋之潰亂由士大夫不知兵,而轉咎去非之談兵?明代通儒所見如是,明所由亦以弱亡歟。

△《守城錄》·四卷(永樂大典本)

宋右正議大夫陳規在德安禦寇事蹟也。規字元則,密州安邱人。中明法科。

靖康末,金兵南下,荊、湖諸郡,所在盜起。規以安陸令攝守事,連敗劇寇。建炎元年,除知德安府,擢鎮撫使。群盜先後來攻,隨機捍禦,皆摧破去。尋召赴行在,又出知順昌,與劉錡同卻金兵。又移知廬州,兼淮西安撫使,卒。乾道中追封忠利智敏侯,立廟德安。事蹟具《宋史·本傳》。是書凡分三種。首為規所撰《靖康朝野僉言後序》,《朝野僉言》本夏少曾作,備載靖康時金人攻汴始末。

規在順昌見之,痛當日大臣將帥捍禦失策,因條列應變之術,附於各條下,謂之後序。徐夢莘嘗採入《北盟會編》一百三十九卷中。然其文與此大同小異,疑傳錄者有所刪潤也。次曰《守城機要》,亦規所作,皆論城郭樓櫓制度,及攻城備禦之方。《宋史》本傳載規有《攻守方略》傳世,疑即此書。次曰《建炎德安守禦錄》,乃瀏陽湯璹所作。璹,淳熙十四年進士,官德安教授。尋訪規守城遺事,作為此書。紹熙四年除太學錄,乃表上之。案規本傳,載乾道八年詔刻規德安守城錄頒天下,為諸守將法。《藝文志》亦別有劉荀《建炎德安守禦錄》三卷,而無璹書之名,疑荀所撰者即乾道所頒之本。璹書上於紹熙時,距乾道已二十餘年,或又據荀書而重加增定歟?三書本各自為帙,不知何人始併為一編。觀書末識語,則寧宗以後人所輯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