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是對深藍色的貝雷帽更是愛不釋手,惟一的缺點就是配發下來的小牛皮的靴子的號碼都似乎有點小?
無論林海疆怎麼勸他說等下次補給咱們找個地方重新做一雙,勞倫斯硬是不聽,寧可天天忍著痛穿著小鞋滿艦溜達,最後腳被磨了數個大泡,只好留在艙內將養了。
林海疆還廢除了華人總愛不自覺使用的打千和跪禮,將所有部下對自己的稱呼改為長官,其餘軍官則按職務稱呼,並且從華人中挑選了幾個精幹的小夥子做自己的副官和警衛。
林海疆的小日子過得是十分的滋潤,對於自己放了珍妮小姐的鴿子林海疆還是懷有那麼一丁點的歉意,因為一直到現在為止,擔心珍妮小姐的父親詹姆斯·威廉將軍會對自己一行人下毒手都還是一種推測,不過為了這個讓人擔憂到發狂的推測,他們已經擊沉了一艘地中海艦隊的巡邏艦了。
顯然,開弓已經沒有回頭的箭了,無論當初的判斷是對是錯,這條路林海疆都必須帶著他的合眾國雜牌軍走下去了。
漫漫的歸途和遊子思鄉的情懷是普通人無法理解的,用歸心似箭來形容林海疆此時此刻的心情是遠遠不夠的,原因非常之簡單,因為林海疆根本不能按他所計劃的航程行進。
鎮遠和定遠二艦安裝的帕丁諾鍋爐蒸汽機雖然已經是林海疆所知道最好的了,但是作為一種新產品,它還是經常出現這樣和那樣的小問題,每一次技術人員全力解決後,都要對這些小問題記錄在案,並且提出改進措施。
當然這一切是不可能在艦船上完成了,在林海疆看來發明家固然重要,但是在他眼中這些為新發明不斷進行改造完善功能的技師和技工同樣更加重要。
因為兩艘風帆戰列艦需要在好望角等待季風,林海疆原本計劃三、四個月的航程增加為了五個月!而航行中兩艘他抱有極大希望的鐵甲艦的第一戰速航行的保持時間僅僅能夠維持三個小時左右。
參照後世十九世紀中期和後期的新式內燃機的資料,林海疆還是有些頭痛不已,如何在1855年到1865年這世界海軍大發展時代保持自己的技術優勢?林海疆至今也沒個確切的思路。
這個時代的中國可謂是真真的一窮二白,貪腐的滿清官員在上下其手的時候,出於對固有利益的保護,大力排斥一切的新生事物。
不過林海疆也沾了科技落後的光,如果不是資訊嚴重滯後的話,他的這次冒險很可能功虧一簣,演變成一場亡命天涯。
在林海疆的記憶中實用電磁電報的發明,主要歸功於英國科學家庫克、惠斯通和美國科學家莫爾斯。
1836年,庫克製成電磁電報機,並於次年申請了首個電報專利。惠斯通則是庫克的合作者,莫爾斯原本是美國的一流畫家,出於興趣,他在1835年研製出電磁電報機的樣機,後又根據電流通、斷掉時出現電火花和沒有電火花兩種訊號,於1838年發明了由點、劃組成的‘莫爾斯電碼’。莫爾斯雖不是電報原理的創立者,卻是第一個將該原理用於實踐的人。
但是到了1853年,歐洲所謂的有線電報網路並沒有後世宣言的那樣普及,大多數的英國貴族還非常不認可所謂的‘電報’,同軍方一樣他們也不希望自己信件的內容被他人得知,而且如雨雷雨等惡劣天氣,大量漂浮在空氣中的靜電離子會干擾缺乏密封隔離絕緣的線路,電報在接收上容易出現漏接電碼,從而無法準確的傳達完整的意思,更多的普通民眾則使用不起這種近乎昂貴的方式來傳遞他們那價值本身不大訊息。
無意間,林海疆想起了一批自己給米勒開出的他所認為在這個時代極具潛力但是混得非常不如意的科學家或是發明者的姓名,也不知道米勒到底能夠為自己搞來多少人才?對於米勒林海疆只能報以最大的希望和最壞的打算了。
第二十七章 巴達維亞城
在好望角菲林燈塔下樹立的林海疆宛如一個標杆一般,嚴整的軍人姿態讓幾乎所有見過他的人都會有一種肅而起敬的感覺,而這一切大部分要歸功於這套所謂的中華帝國的海軍軍服。
在開普敦入港的第一天,駐紮在開普敦的皇家海軍的一名少校曾經試圖登艦檢查這兩艘懸掛葡萄牙海軍聯絡旗的戰艦和補給艦。
但是在收下了一百英鎊之後,少校就立即反回了他的辦公桌前,並且迅速的確認了相關的文書的手續,雖然那名胖的幾乎流油的皇家海軍少校的大部分時光是在陸上渡過的,但是這並不妨礙他的專業判斷。
泰山號和華山號被按戰艦進行了登記,而鎮遠、定遠兩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