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陸戰隊系統內的高階軍官們也就可以順利的向陸軍方面過渡,便於幫助他們擺脫狹窄的個人區域兵種意識,這次改編林海疆還特別設立了比如舊港守備部隊、海南守備部隊、臺灣守備部隊、廣州守備部隊、印尼守備部隊、琉球沖繩守備部隊在內的一系列守備部隊,這些二線部隊擔負城市保衛和要塞的維護防禦,使得精銳的陸軍軍團和海軍陸戰隊可以作為機動兵力投入作戰,而且這些守備部隊還可以為機動兵團提供兵員的補充,可謂一舉兩得。
林海疆非常清楚他自己是在窮兵黷武的拼命擴張,對於這種惡性迴圈的代價林海疆比任何人都清楚,但是他沒有絲毫辦法,因為他首先面臨的就是如何保衛自己,俄國人在幫清廷磨刀霍霍,太平天國的瘋子在天京憋屈,萬一什麼什麼想不開給自己增添事端也是在意料之內的。
而且現在自己的勢力已經縱橫了整個東南亞,現在就連大英帝國東印度公司的商船都要買林海疆的安全旗才能通行,雖然英國方面幾次抗議,但是下面的英國商人卻積極踴躍的認購,這讓英國遠東當局和印度當局毫無辦法,他們的海上力量根本不足以維持這條航線的安全,更讓他們無奈的是出沒這條航線上的海盜駕駛的幾乎全部都是三極戰列艦。
幾次交鋒之後,印度方面的英國遠東分艦隊的官兵提交報告,拒絕再次出航剿匪,因為那些操帆嫻熟,訓練有素的海盜甚至比他們還專業,頑強到了讓死神驚訝的地步。
這些海盜來自哪裡?只要長了腦袋就算是傻子都非常清楚,林海疆知道英國人不是在容忍自己,而是在等待時機積蓄力量,因為在遠東爆發一場傾國之戰對於整個大不列顛日不落帝國來說是非常非常不划算的。
大英帝國就算徹底摧毀了林海疆的勢力,那麼英國得到的不會比戰前多太多,而這部分收益絕對無法與他們付出的代價成正比,如果戰爭被拖延下去,不出二年,大英帝國的財政就會面臨崩潰,整個帝國將四面狼煙。
所以英國人明白,林海疆也清楚,林海疆在試探英國人的底線,英國人同樣也在試探林海疆的底線!林海疆此次整兵就是為了應付歐洲即將發生的鉅變,因為林海疆並不確定自己在對法屬地用兵的時候英國人以及對自己耿耿於懷的荷蘭人、西班牙人等等是否會坐視,畢竟自己將要親手點燃這次戰爭的導火索。
不過林海疆認為在英國人將他們的遠東艦隊的艦船全部更新完畢之前,也就是在大英帝國的遠東艦隊尚未對中華帝國艦隊構成壓倒性優勢之前,英國人都會信守他們的承諾,也就能夠解釋英國人為何突然允許清廷的留學生赴英國留學,並且接受清廷訂購他們最為先進的鐵甲艦以及阿姆斯特朗大炮了。
林海疆依然在大量的囤積軍火,雖然他的部隊不裝備加特林機關槍,但是他卻改造了大約五千挺,採用三角架旋轉代替了笨重的鐵輪子和槍架,並且在十根旋轉槍管外加上了護套,利用射擊時的槍口噴焰的動能使氣流在槍管間快速流動,以達到風冷的目的,雖然效果一般,但是相對原槍來說是一個巨大的進步,另外就是近三十萬支前裝膛線來復槍或者是單發裝調紙彈殼擊針步槍,三千門六磅和十二磅野炮,最重要的是二百萬枚壓髮式反步兵地雷。
林海疆的資金流緊張和財政困難的主要原因就是因為他利用幾年的時間囤積了大量的軍火,林海疆在等待一個對他來說千載難逢的好機會,在歷史上美國南部十一州以亞伯拉罕?林肯於1861年就任總統為由而陸續退出聯邦,另成立以傑斐遜?戴維斯為總統的政府,並驅逐駐紮南方的聯邦軍,而林肯下令攻打叛亂州。
此戰不但改變當日美國的政經情勢,導致奴隸制度在美國南方被最終廢除,也對日後美國的民間社會產生巨大的影響。
而這場戰爭南方各州快速戰敗的主要原因就是因為南方得不到他們購買的軍火,他們從英國和法國購買的軍火都遭到了北方的攔截,那個時代的軍火商可沒有送貨上門的好習慣,於是缺槍少彈的南方各州很快失利。
林海疆前世看過一本美國方面歷史學家根據權威資料撰寫的歷史書籍,稱南方各州的聯合意向在1859年就已經有了初步的打算,林肯的就任和之前競選承諾推行廢除奴隸制不過是最後的激化而已,馬丁。戴維斯作為秘密聯合組織的代表曾經秘密前往英國、法國等國家尋求購買武器的路徑和途徑,但是非常無奈的是當時法國和英國醉心於歐洲事務和印度事務,也沒有大批准備好的軍火可供出售,軍火不同於普通貨物,其生產週期漫長,運輸過程危險性大,而且英法當時的主流意識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