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87部分

林海疆非常清楚,照此方案,新艦就必須使用三聯裝的主炮,而新艦的三座三聯裝主炮將和鎮遠級戰列艦的雙聯主炮一樣,集中配置於前甲板。

其優點在於戰鬥中便於集中火力射擊,但是缺點是一旦單座炮塔被擊中,極有可能殃及另外二座炮塔,造成整體戰鬥力的喪失對此,帝國海軍部經過考慮再三,在前後否定了其他三種主炮佈局後,最終採用二座三聯裝炮塔置於前甲板,一座三聯裝炮塔居於後甲板的設計,這種方案在集中火力,節省重量,以及防護效果上取得了均衡,林海疆知道這是後世全世界公認為戰列艦主炮最佳佈局。

不過對於帝**工總廠是否能夠建造三聯裝主炮林海疆表示懷疑,因為帝國級戰列艦是要在二年之後就要準備上馬的戰艦,其用途是對抗因為圖紙洩密,英國將大量參考製造的準鎮遠級,因為林海疆知道以英國人的工業實力,他們參照鎮遠級的設計之後,完全能夠製造出更大噸位的戰艦,而這一點對於中華帝國的海軍來說則是非常不利的。

第二天,林海疆並沒有前往廣州造船廠和軍工總廠視察,而是直接前往海南視察海鋼,優質的鋼板才是建造戰艦與製造武器的根本所在,為此帝國刻意從德國購進了一萬五千噸的最新型水壓機以及三臺七十噸酸性平爐,從而保障了製造包括四百十一毫米厚新型鋼板在內的大型鍛壓件。

在海鋼林海疆召開了技術攻關探討會,與會的四十多名專家工程師內只有六個人是華人,其餘的基本全部是德國人,而海鋼現在也是在重複德國人之前的整個工藝流程,總體生產工藝過程要相對德國人落後幾年,畢竟是全套引進的技術和裝置,對於這點林海疆也是十分無奈,原本想大談自主攻關創新的林海疆很是失望,但是他也清楚,大筆的金錢可以買來武器裝備,可以買來技術,但是絕對買不回人才,人才只能依靠發覺和培養。

戰列艦需要大量優質特種鋼板,特別是裝甲鋼與炮塔裝甲,此前帝國的裝甲鋼無論在材質還是加工工藝上均不如帝國,因此,林海疆決定在新艦的建造過程中,必須要爭取開發新型裝甲鋼,於是開發新型甲鋼就成為一個非常迫切的問題。

之前帝國海疆戰艦現有的戰列艦舷側裝甲鋼主要採用滲碳表面硬化的鎳鉻合金鋼,即所謂VC鋼也就是俗稱的維氏滲碳鋼,這種鋼材有兩個缺點,一是表面硬化工藝使鋼材失去韌性而變脆,容易被對方穿甲彈擊碎,另一方面甲鋼進行滲碳處理需要花費至少一週左右的的時間,再加上煅燒時間,製造一塊裝甲鋼需要一個月以上的工期,對需要六千五百噸舷側裝甲鋼的兩艘帝國級戰列艦來說,如此速度不能接受,這就意味著戰艦都造好了之後在等一年,裝甲也未必能夠全部製造出來。

所以林海疆只能選擇從德國為海鋼進口大批的配套設施,以提供甲鋼和軍械用鋼的產量,對於技術人員林海疆只能繼續選派留學生赴德國留學,這個錢咬著牙根也必須出,畢竟這將關係到帝國的未來,自己的命運不能總掌握在別人手裡現在帝國的工業已經成為了林海疆心中最疼的地方,自己沒能力,就只能大把大把的花錢從外面購買,如果別人不肯賣那?一天到晚琢磨如何拉動內需的林海疆把儘快完善工業體系和發展鋼鐵工業列入了優先日程之中。

從海南返回後,林海疆就馬步停蹄的趕往了位於廣州的帝**工總廠,第一廠長夏學文全程陪同林海疆進行了視察,現在的帝**工總廠已經不再是當年的只能生產七十五毫米野炮和一百毫米克虜伯艦炮的那個小廠了,在林海疆的刻意經營下,透過向德國和美國已經世界多國販賣軍械成長起來的帝**工總廠此刻擁有二萬多名員工,自主設計的三百八十毫米三十五倍口徑的艦炮在侵切力、精度、射程等方面完全不次於德國克虜伯的產品,由於人工低廉,生產成本比克虜伯還要低上些許。

作為未來帝國級戰列艦的主炮生產廠,帝**工總廠也遇到了一隻攔路虎,這個重大難題是如何保證高膛壓條件下主炮炮身具備足夠強度,過去帝**工總廠測試的是自行仿製的三百八十毫米克虜伯艦炮就是由於強度不足而在試射中報廢。

夏學文給林海疆介紹道:“帝**工總廠艦炮部結合德國專家的意見,嘗試採用了新的火炮自緊技術,以往戰列艦的主炮炮身製造均採用套筒的方法,將二個或多個管子套在一起,經加熱和冷處理後,使管子壓縮在一起,而自緊工藝則是使用一根內徑比所需口徑小一些的鋼管,在高壓下擴充套件其內膛,使製成後的身管可以透過自身金屬的內壓消除炮管內層表面的小裂縫,藉以增強炮身強度,採用此法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