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故事。所以我覺得寫本書也無妨。這並不只是關於我個人的故事,從某種角度看,這是關於中國的故事。中國發生了巨大變化,講一個來自中國的籃球手得以成為NBA狀元秀故事的同時,這也是讓世界瞭解我的國家和人民的一個機會。中國人強調集體的榮譽,整個國家的榮譽。我希望人們從我在NBA的拼搏中能看到這一點。我也希望祖國的人民看到:一個人能夠心中裝著祖國,同時又能在世界的舞臺上展現個人風採。
我寫這本書,還因為別人在寫關於我的書。有一陣子,在國內每六週就有一本關於我的新書出版。這些書和我一點關係都沒有,剛開始我勸自己說:“好吧,沒關係,反正我不能阻止他們。”然而我看了一本,它把我寫成一個從不犯錯誤的人,好像我是一個神而不是一個人,好像我是毛澤東。事實呢?我失敗過許許多多次。從這本書中你將瞭解更多的是我的失敗,而不是成功。人人都喜歡談論成功,媒體對我也多有溢美之詞,有些是言過其實。我想:從失敗的教訓中獲取的經驗更為寶貴。
我知道對許多人來說我代表中國,儘管我已不再是100%的中國人,或者應該說我不是100%的普通中國人。我的父母和我一年中大部分時間居住在美國,有時我父親對我說(當然是用中文):“腳踏車鑰匙在那邊。哦,錯了,我是說汽車鑰匙。”這個例子說明中國發生了多大的變化。我想,我是不會說錯的。現在中國的汽車幾乎要和腳踏車一樣多了。但我父親一輩或更老一輩的人出門,他們只會想到腳踏車。
我認為,辛勤的工作加上一點點運氣,就能達到我追尋的目標。我也發現(主要是透過上網),許多中國青年也有同樣的觀點。中國有那麼多年輕人都這麼想,真是太好了。
這種想法改變的一個原因是我們這一代中國人不像古人那樣學習孔子之道。孔子是公元前551年至479年生活在今天山東的一位學者和導師,他教授適當的行為,尊重什麼人,日常生活之道。學習當然是好事,每個人和每件事都可以教人一些東西。孔子長期以來受人尊敬不無道理,但有時對他的尊崇過頭了。每天只學習一個學派的思想——無論是儒、道、釋,都會束縛人的想象力。如果人人都用同樣的方式去思考,新思想從何而來?
第二章 從前的時光
回頭看,我在NBA的第一年就像一條高速公路,很長很長,看不到路的盡頭,甚至不知向前行駛多久才能休息。
我沒看過媽媽打球,但我在上海東方隊的教練跟我媽同一時期在國家隊打球。他告訴我媽媽打球很努力,像只猛虎。
我爸爸作為籃球手有一點軟,所以他沒打到國家隊,大鯊魚的教練是這樣告訴我的。但他說爸爸投籃很好,象火箭一樣,唰唰唰,沒有弧線,但能進球,我看過。東方大鯊魚隊只有八年曆史,但之前上海有一支職業隊,沒有名字,就叫上海隊,我爸爸在那裡打球。有許多球員像他一樣,退休了,但仍然喜歡打球。每個星期三老球員跟東方青年隊比賽,我覺得這樣很好。這樣有很多機會和爸爸對陣。我那時候就比他塊頭大,爸爸總是從外線投籃,他不想在內線跟我接觸。那時我仍然不能對著他灌籃,我太瘦了。另外,對著爸爸灌籃感覺總有些不好。
第一次跟爸爸對打,感覺跟第一次與大鯊魚奧尼爾對打時一樣。我那時還不是東方青年隊的,只是個學生,大約10歲,1米80,爸爸2米08。所以我說像跟奧尼爾對抗一樣。怎樣推開他呢?我不行。怎樣越過他投籃呢?也不行。第一次和爸爸打球我拿他一點辦法都沒有。
我也和媽媽對打,那時我長大了一些,也許15歲吧,是在東方青年隊一場比賽之前。我想要熱身,所以跟媽媽一對一。媽媽只有1米88,她的鉤射投籃沒辦法用在我身上,我每次都能阻擋住。只是好玩,但我贏了她,她差我太遠了。
父母是我最好的教練,儘管他們不和我一起練球,我們卻總在一起談論籃球——我每次比賽後,甚至在NBA的第一年都是如此。但他們和我一起打球的次數扳著手指頭都能數過來。
我曾說過我只想打籃球,不想做這以外的很多事。但你記得“蝙蝠俠”的電影嗎?片中,叔叔死之前說:“更大權力,更多責任。”我相信這一點。我賺很多的錢,就有責任打好球,提高自己。許多人看我打球,我就有責任接受媒體採訪。除此以外,每個球手都要力所能及地在場外幫助他人。他無法幫助每個人——這一點他也得明白——但他應該盡其所能。
我明白,我無法取悅每一個人。但問題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