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也不如是死是活,丟下理枝子一個人帶著三個半大孩子,終日在飢餓線上掙扎。看了理枝子一家窮困 的樣子,京都秀麗的景緻全都退色了。美奈子找到理枝子的時候,她正在一個軍用被服廠幹活,她的孩子都到近郊山裡去挖野菜吃。美奈子吃了幾頓野菜和橡子麵以 後,才知道遠離東京約四百公里的近畿地區,生活比東京還苦。她聽理枝子說:農村裡只剩下婦女和老頭子們。羸瘦的牲口早已經宰光丁,連種子都被吃掉了,村子 附近只剩下樹皮被剝食後留下的白森森的枯樹。東京是帝都,在食品供應上還是優先保證的。近畿地區的重點是大阪,那裡集合了日本西部的重工業的精華。所以日本的古都被遺棄了。青山碧水古蹟吃不成喝不成,京都市民的生活非常貧困。
理枝子還告訴美奈子一個驚人的訊息:
日本也要轟炸美國本土了!
美奈子是個女人,從不過問戰爭的事情,她也搞不清武器系統和戰鬥序列那些複雜的問題。僅僅是因為客人中許多是陸海軍將佐,耳濡日染,也粗知一二。理枝子告訴 美奈子:她所在的被 服廠由於缺乏棉花和絲綢,已經停產,現在改成專門用紙裱糊氣球。這些巨大的氣球載著沙袋、自動調節裝置和一枚炸彈。氣球在高空藉助西風飛過整個太平洋,大 約五十個小時即可到達美國本土,投下那枚小炸彈。所有的女工都被動員來糊氣球了,因為婦人心細手巧。糊氣球的澱粉糊人也可以吃,理枝子有時候偷偷帶出一點 兒來給孩子們,這才沒有餓死。理枝子還拿出一點漿糊 給美奈子嘗,還真比橡子麵強得多呢。
“這可是絕密的事呢,說出去憲兵就會把我關進監獄裡,那孩子們一定會餓死的。”理枝子眼淚都流出來了。
“我一定保密。”美奈子鄭重地說。即便是以她的婦人之見,用氫氣、紙和木材製成的隨風而去的氣球炸彈,同美軍的B—29相比,日本處在多麼可憐的地位呀。依靠婦女們那雙纖弱的手,去開動殺人的戰爭機器,保衛本土,日本不是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了嗎!
…… 關奈子這是第二次去北山。第一次去是在五年前,那時候她才十九歲,還是個天真爛漫的小姑娘呢。她記得很清楚,北山有一個小山村,周圍的杉樹林美極了。村裡 專門有一群年輕姑娘在從事磨圓木的勞作,固之而得名“北山圓木。”那些磨木女都是一種打扮:窄袖和服、裙褲、手上戴看手背套,扎一條好看的粉紅色細腰帶。 她們把頭巾扎得那麼低,簡直象個玩偶。磨木女用紅砂子和泉水,不停地打磨剝掉皮的圓杉木,把杉木打磨得細細的、白白的,一般粗,好象是一種手工藝品。然 後,這些杉木被捲上紙,輸送到東京、九州甚至更遠的地方,專門用來修建神宮和茶樓。日本女人用日本的砂子和水來製作日本式的工藝品,最後完全用在和平的日本式的文化建設上。撫今憶昔,大概這些磨木女正在用她們的手去裱糊氣球,順風高飄炸彈,去殺死美國本土上的婦女和兒童吧。(根據日本大本營“大陸指二二五 三號命令”,日本陸軍實際空飄氣球9300個,合計落在美國本土約17s個。炸死6名美國婦女和兒童。)
清 波川兩岸的山雖然不高,卻非常陡峻,終年蒙在煙靄裡。山坡上的杉林青翠挺拔,給人一種山野崢嶸、人變得渺小了的感覺。美奈子一個人從杉林中穿過,經過龍安 寺和高山寺向清瀧川上游走去。小徑婉蜒,通向那個小山村。林中小徑上的水氣打溼了她的腳,她的心卻獲得了一種超脫塵世的淨化。日本列島在危亡之間,男人效 命沙場,女人在車間和礦坑裡勞作,她想望能一個人在古代和自然界漂泊,安享一種反差很大的奇幻的美。
過 了菩提瀑布,就是那個有漂亮的磨木女能磨漂亮杉木的小村子了。美奈子並不打算進村去。從東京到京都的一路上,各種農村和城市的婦女她都見到了。戰爭早已破 壞了日本人的生活和家庭。無論在島國的任何地方,從冰封雪覆的北海道,到異國風光的琉球,她只能聽到更多的苦難和血淚。她不想再聽了,她絲毫也無法改變這一切。在那杉村的入口處有一個叫菩提道的國營公共汽車站,雖是五年前的事,她卻記得十分清楚。現在日本國內的汽車和汽油比金子還貴重,公共汽車已經很少開 了。她想等一輛順道的汽車回去,歸程畢竟很遠。
她還沒走到車站,一輛燒木炭瓦斯的公共汽車從對面山路上開來。她拼命跑上路基,向汽車揮揮手。但是看到車裡坐滿了軍人,她失望地一屁股坐在路邊的一個樹墩上。軍人她早就見夠了。
汽車衝過她,揚起塵土,她把臉避開。突然那車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