樣義務,尊重在上述經度以西之俄國利益。
第三條:兩締約國對本約須嚴守秘密。
一九一二年(我民國元年)七月八日(俄歷六月二十五日)
(俄外長)沙查諾夫(S。 D。 Sazonov)(日本特使)本野(一郎,簽訂於俄京聖彼得堡)
【漢譯採自上引何著“中俄外交史‘頁二七三…二七四】
再大略言之,它兩個貴國,在清末首先把中國的東三省,分成南北二部而分據之。不許第三個列強,在此染指。然後再慢慢地,軟硬兼施,政經齊下,把中國的主權吃掉。吃掉的故事很冗綴,例如俄人在北滿利用建築東清鐵路(民國時叫‘中東鐵路’)作基礎,漸次把北滿殖民地化。就可寫一部有分量、有權威的博士論文【見Peter S。 H。 Tang(唐盛鎬),Russian and Soviet Policy in Manchuria and Outer Mongolia, 1911…1931。此書為作者原先在美國哥大所撰寫的博士論文】筆者在將來的‘外交篇’裡,當再慢慢交代,作較詳細的徵引與報導。此處篇幅有限,暫時打住。
且說,到辛亥革命前後,俄、日這兩位鄰家,又進一步把中國的內蒙古,一分為二,劃為東西兩部。東內蒙古屬日本;西內蒙古屬俄國。他兩國所私下決定的東西內蒙古的分界線是,東經一一六度二十七分(116。27‘E)。上引約文所提的兩條小河,一般的中西文地圖,都不易找到。但大致說來,我們如從滿洲里向南,循東經一一六度二十七分,劃條直線,直指北京,線東內蒙古屬日本;線西內蒙古屬俄國,就大致差不多了。
沙俄割裂外蒙古的鬧劇
俄國既有此侵略滿蒙的藍圖,辛亥革命前夕,乘我全國騷動之時,俄人即認為搞外蒙獨立,此其時矣,乃唆使庫倫(今烏蘭巴托)活佛哲布宗丹巴呼圖克圖成立‘蒙古國’,向滿清政府宣佈獨立。同時向境內四蒙旗各徵兵萬人組織‘蒙軍’,由俄國教官訓練,並由俄接濟快槍四萬枝,子彈四千箱,大炮八尊,貸款兩百萬盧布,作勢武裝南犯,以表示外蒙已脫離中國矣。當時清政府已在覆亡邊緣,無力應付。迨民國政府成立,雖不斷向俄抗議,向庫倫警告,然亦無力北顧,沙俄就進一步促使外蒙古正式獨立了。【上引俄援史料見何著前書八章二節,頁二七五…三○二;另據 O。 Edmund Clubb, China & Russia: The〞Great Game“。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71。 Ch。 10,”Revolution and the Manchu Borderlands, pp。 149…60。俄援蒙武器,則為來復槍一萬五千支,騎兵軍刀一萬五千把,子彈七百萬發。十月革命後所公開之俄檔,則為三英分口徑步槍六千支,子彈三百萬發,龍騎兵軍刀二千副,馱載機關槍兩挺,及輕炮兩門,見俄廷遠東司司長於一九一二年九月二十九日致俄駐庫倫總領事電第一九五五號。漢譯全文載上引‘北洋軍閥’卷二,頁六四三。這三種不同數字,或由於俄援分批付給;或因中英兩方情報上的誇大。唯Clubb書所引資料亦系出自‘紅檔’。並存之以待通人。】
在袁世凱代孫為臨時大總統後,為時不到半年,原帝俄駐清公使廓索維茲(Ivan Korostovets)便奉俄皇之命潛赴庫倫,與哲布宗丹巴活佛私訂一連串的‘俄蒙協約’、‘俄蒙通商章程’,以及其他路礦、郵電合同多種。言明不許中國在蒙古駐兵,向蒙古移民等各種限制……。總之,中國在外蒙古掃地出門,中國原在蒙古所享有的統治權,由沙俄一古腦代替就是了。俄人為此,頗感自豪。【見上引漢譯俄檔】
此一訊息傳出之後,北京大震,全國大譁,趙內閣的外交總長梁如浩,不勝震撼,竟至棄職而去,袁世凱總統乃派陸徵祥繼梁,直接與帝俄交涉。而俄廷只詭稱事為蒙人主動,俄政府只能以調人身分居間代為斡旋,並乘機對袁政府大加要挾。若中國不承認外蒙獨立,俄國即不承認革命後的中華民國政府。當時民國政府亦深知,若無列強承認,中國即舉債無門,政府就要癱瘓。
矇事發生後最奇怪的事是,中國全國震動,並面向列強,希望能一秉門戶開放之原則,維持中國之領土完整,主權獨立;誰知除華盛頓略有表示,願意參加‘調解’之外,英、日二強竟三緘其口,不願對沙俄說半個不字。今日我們在世紀末,回看舊史,始知那是第一次世界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