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0部分

輩子,直到臨終之時,在病榻之上還要慨嘆‘現在革命尚未成功’,並苦口婆心地囑咐:“凡我同志,務須依照餘所著建國方略、建國大綱、三民主義……繼續努力,以求貫徹。‘【見’總理遺囑‘原文】在孫文主義的各種著作裡,尤其是二次革命後,對本黨同志的談話和通訊中,中山都不斷地慨嘆他底道不得行,革命尚未成功,都是信徒們沒有決心去實行他的主義的緣故。其所以然者,實在是黨員們知識水平太低。要實行項新的政治體制,先得有認識這項體制的知識,有知才能行嘛。因而孫公也隨之創出了他底’知難行易‘的孫文學說來。【詳見中山著述中的’孫文學說‘;參見拙著’孫文思想發展的階段性‘等篇,載’晚清七十年‘,卷伍,五、六兩章。此篇從略。】

我們讀近代中國文化史和思想史,就學論學,孫公這套頗有原始性的‘反傳統’學說(我國儒家的傳統學說是強調知之非艱,行之維艱的),實在是值得思想史家大書特書的。可是比他年輕而調皮的胡適,後來曾調侃他說,‘知難行亦不易’【胡撰此篇於一九二八年五月收入‘人權論集’】。胡適此言雖屬戲語,但是那也是從實踐經驗中所總結出來的概念啊。君不見,民國初年那批黨人和政客,胡適口中所謂‘了不起的一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