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5部分

還有一些證據表明,類似的微妙刺激對人的影響甚至可能是生死攸關的。 txt小說上傳分享

第4章下定決心——決策心理學(9)

社會學家羅格斯(吉米,而不是肯尼)對1400多首鄉村音樂進行了分析,結果發現鄉村音樂的歌詞通常描述的都是消極的生活經歷,其中包括暗戀、酗酒、財務困境、絕望、宿命論、怨恨和貧困。'26'20世紀90年代中期,韋恩州立大學的斯蒂文?斯達克和奧本大學的吉姆?岡拉克想知道持續接觸悲觀的主題會不會讓人更容易自殺。'27'為了找出問題的答案,研究人員分析了美國49個地區的自殺率和鄉村音樂在全國性電臺播放的數量。在排除了貧困、離婚和持有槍支等幾個因素後,研究人員的確發現了兩者之間的聯絡:電臺播放的鄉村音樂數量越多,自殺率就會越高。

這個研究結果可能聽起來比較牽強,而且也有其他一些研究人員對此提出了質疑。'28'不過,其基本前提卻已經被諸多的研究所證實:大眾傳媒的確會深刻影響人們的自殺決定,有關“維特效應”的研究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1774年,約翰?馮?歌德出版了一本小說《少年維特之煩惱》。在書中,一位名叫維特的少年愛上了一位已訂婚的女士。維特無法面對與心上人難相廝守的殘酷現實,最終選擇了飲彈自盡。該書出版後獲得了巨大的成功。事實上,從很多方面來看,這本書的風頭實在是太盛了,並引發了一系列模仿維特自殺的案件,結果導致該書在幾個歐洲國家被禁止出版。1974年,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的社會學家大衛?菲利普決定研究一下媒體有關自殺事件的報道會不會引發現代版的“維特效應”。'29'他首先檢視了1947~1968年期間美國各地的自殺統計資料,結果發現,平均而言,每一樁成為頭條新聞的自殺事件都至少與其他60起自殺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