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麼,大猩猩是否具備與人交談和撒謊的能力呢?針對這個話題,研究人員展開了激烈的爭論。持肯定觀點者聲稱,很顯然,邁克爾和可可能夠表達自己內心深處的想法和感受,他們在“是誰撕壞了夾克”、“是她乾的”這些場景中表現出來的行為充分證明了他們的欺騙之舉是有預謀的。持懷疑觀點者則反駁說,大猩猩的舉動可能只是一些隨機的行為,馴獸師在解讀這些行為時顯然是操之過急了。至於撒謊之舉,可能也只是一種機械的重複,因為此前大猩猩很可能因做出這些舉動而擺脫了麻煩。大猩猩的這些行為其實跟偷吃乾草的大象沒什麼區別,要想真正瞭解這些行為背後隱藏的秘密也幾乎是不可能的。 。 想看書來
第2章 相信別人,不過別忘了切牌——撒謊與欺騙心理學(3)
既然要弄清楚大象和大猩猩是否具備撒謊的能力絕非易事,其他一些研究人員就將研究目標轉到了另外一個更合適的群體身上,也就是孩子。
在探究孩子撒謊行為的實驗中,最著名的就是要求小孩子不要偷看他們喜歡的玩具。'5'在這些研究中,一個小孩子會被領進實驗室,研究人員要求他面朝牆壁站好,然後說會在他身後幾英尺的地方放一個很好玩的玩具。把玩具放好後,研究人員會對孩子說他必須離開實驗室一會兒,並要求孩子不要回頭偷看擺好的玩具。在接下來的幾分鐘裡,隱藏的攝像機會拍下孩子的一切舉動。隨後,研究人員回到實驗室,然後問孩子是否偷看了。結果表明,在已滿三週歲的孩子中,大約有一半的人會對研究人員撒謊。如果把年齡段提高到五歲,那麼所有的孩子都會偷看,而且全部都會撒謊。實驗結果清楚無誤地表明,從我們學會說話的那一刻起,我們就已經學會撒謊了。還有一點看起來更令人驚奇,當孩子的父母看到孩子否認偷看玩具的錄影時,他們竟然無法分辨自己的孩子說的是真話還是謊言。
我的工作原則就是永遠不跟孩子或動物共事,所以在研究欺騙心理時,我關注的焦點是成人。
謊言
謊言曾經改變了世界歷史的程序。就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一觸即發的緊急時刻,張伯倫和阿道夫?希特勒於1938年9月在慕尼黑會面,商討“和平”解決德國和捷克之間的緊張局勢。張伯倫萬萬沒有想到,希特勒撒了一個彌天大謊。希特勒暗地裡積極準備侵佔捷克,因此迫切地希望能夠阻止捷克集結強大的抵抗力量。這位元首信誓旦旦地向張伯倫保證,他絕對沒有襲擊捷克的想法,英國首相相信了他的話。會面結束幾天後,張伯倫給他的妹妹寫了一封信,在信中他是這樣描述希特勒的:“當他做出承諾的時候,你就知道這是一個值得信賴的人。”張伯倫確信希特勒說的都是實話,所以力勸捷克不要動員軍隊,否則可能會被德國看作具有攻擊性的舉動。張伯倫萬萬沒有想到,不久以後德國就向捷克發動了閃電戰,並很快擊垮了準備不足的捷克軍隊,並由此引發了席捲全球的第二次世界大戰。如果張伯倫在那次決定性的會面中能夠識破希特勒的謊言,當今的世界可能就完全是另外一副樣子了。'6'
世界領導人當然不是唯一的說謊者和受騙者。我們中的每一個人都會受到謊言的影響。幾年前,我跟《每日電訊報》合作,在全國範圍內展開了一場有關謊言的調查。'7'在所有的反饋中,只有8%的人號稱從來沒有撒過謊,雖然調查採用了匿名方式,但我依然懷疑這8%的人中大部分都沒有說實話。還有一項調查是讓人們在為期兩週的時間裡詳細記錄每天的談話內容,而且不能遺漏自己說過的每一句謊言。結果顯示:大部分人在一天的時間裡會有兩次嚴重的說謊,1/3的談話都會含有某種形式的欺騙,80%的謊言都還沒有被揭穿,超過80%的人會為了獲得一份工作而撒謊(大部分人說他們覺得僱主並不希望求職者坦言自己的背景和經歷),此外,超過60%的人至少有一次對他們的伴侶不忠。'8'
你是不是一個撒謊高手呢?很多人可能覺得自己比較善於撒謊,不過,事實上人們在矇蔽他人的技能上存在著天壤之別。透過一個簡單的測試,你就能大概知道自己的撒謊能力如何了。事實上,你已經做過這個測試了。'9'
第2章 相信別人,不過別忘了切牌——撒謊與欺騙心理學(4)
在本書最開始的部分,我已經讓大家在額頭上畫了一個Q(怪誕心理學的英文首字母)。如果當時你沒有做,那麼請現在就做一下。抬起你平常用來寫字的那隻手,然後用食指在前額上畫一個大寫字母Q。有些人畫的Q只有自己能夠看到,也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