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部分

全面、嚴格的保養規範和操作工藝。有的車主意識到了保養的重要性,但是為了貪圖便宜,隨便在路邊小店找一家修理廠了事。的確,這些路邊小店從價格上來說是便宜,但是,從保養內容上卻往往是大打折扣,嚴重影響車輛行駛的安全性。

“既然是車輛做保養,在哪做不都是一樣嗎?為啥非要去專修廠呢?那裡價格比一般的路邊小店要貴啊!”目前,有不少車主發出這樣的疑問。為此,北京汽修一廠博瑞祥馳維修技師張雪兵介紹說,同樣的保養專案,的確存在著不一樣的保養方法。

校正輪胎氣壓

車主薛先生前幾天到菜戶營橋附近一家路邊維修廠檢測輪胎,修理工只是看看輪胎虧不虧氣。難道在專修廠不是這樣檢測嗎?張技師說,在正規維修站,一定要校正輪胎氣壓,即便是備胎的胎壓也要按照規定校正完成。這樣就可以避免車主在外出時一條輪胎扎壞時,要用備胎替換,但備胎也無氣可用的著急困境。

校正胎壓是安全檢查中最重要的一環。胎壓過低會導致不正常磨損或輪胎內部損傷胎壓,過高則會使得輪胎及輪圈較易受到不平路面的衝擊而變形,甚至會導致爆胎。胎壓必須定期檢查,除了備胎以外,其他的輪胎最少要兩個星期檢查一次,而胎壓的檢查必須是在輪胎冷卻的情形下進行,否則高溫會使胎壓升高,量起來不準。如何判斷輪胎是否處於冷卻狀態呢?很簡單,只要是停止行駛1小時以上即可,切勿以快速劇烈的方式給輪胎降溫。冷胎壓必須符合輪胎製造公司針對不同車輛、不同輪胎以及不同的用途所定的標準。最後別忘了經常檢查一下備胎壓力是否正常。同樣是檢測輪胎,有的校正胎壓,有的不校正。而校不校正胎壓關係到爆胎,這可不是小問題哦。

車輛保養內容

·例行保養:每天出車前,行駛中,收車後進行的保養。

1。打掃、清洗汽車內外衛生。

2。檢查安全機構,各部機件緊固和輪胎氣壓。

3。檢查新增燃料、潤滑油。

·一級保養:車輛每行駛500-300公里進行一次一級保養,以清洗、檢查、潤滑、緊固為主。

1。清洗化油器、空氣、汽油濾清器,更換機油。

2。按規定部位潤滑脂,檢查變速器、轉向器,後橋的潤滑油麵高度,不足時新增。

3。檢查轉向緊固情況,離合器自由行程,制動器摩擦片間隙和各部件連線部位的緊固情況。

4。檢查燈光、分電器觸點的工作情況,以及電池液液麵高度。

5。放出貯氣筒的積水。

·二級保養:車輛每行駛8000-12000公里進行一次二級保養,二級保養是除執行一級保養作業內容外,調整、檢查發動機和底盤各部件工作情況,使其保持良好的技術狀況。

1。清洗化油器、空氣、燃油、機油粗濾清器、更換機油細濾清器,換機油。

2。檢查調整氣門間隙,緊固發動機螺栓,並檢查發動機有無漏水、漏油情況。

3。拆檢發電機、起動機、清洗整流子和炭刷,潤滑軸承。

4。檢查分電器技術狀況,調整間隙。

5。檢查電路、燈光、喇叭、雨刮工作情況。

6。檢查調整離合器與壓板的間隙及踏板的自由行程。

7。檢查轉向器橫直拉桿,轉向節主肖套、轉向臂各接頭的磨損情況,並調整前束。

8。拆檢轉動軸萬向節和軸承磨損情況,緊固變速器二軸和主減速器螺帽有無鬆動。

9。檢查動器,拆制動鼓,緊固制動底板螺帽,制動蹄和制動鼓的磨損情況,調整間隙,油制動檢查分原皮碗有無咬死漏油,氣制動換分原膜片,氣管,調整制動踏板自由行程。

校正電瓶液麵

以賓士為例,由於車型較多,電瓶安裝位置不同,有些型別車電瓶位置比較隱蔽。在非專修廠保養絕大部分不去校正電瓶液麵,這樣時間過長,由於水分不斷蒸發,電瓶液逐漸減少,造成電瓶過早達到使用壽命。同時會加大發電機工作負荷,導致發電機損壞。在專業維修站會對每一輛車做細緻檢查,從而保證您的車輛正常使用。在這方面,車主李先生深有體會。他開大奔時間不長,電瓶就就出現了故障。李先生回憶說,他曾在非專修廠做保養,維修工根本就不去校正電瓶液麵,由於他對這類汽車保養知識也是一知半解,所以無從知曉還應該有校正電瓶液麵這樣一個環節。看來,電瓶的使用壽命如此短,肯定與保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