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部分

第三篇 晉朝的菊花(三)

東晉一代,上不逮先秦,下不及唐宋,門閥制度森嚴,侈糜之風盛行。與政治混亂相應的是文化的衰落,舉目四顧,百年曆史中除了陶淵明、王羲之、謝靈運之外,矚目於史冊者寥若晨星。春秋戰國的硝煙瀰漫中,一顆顆璀璨的明星閃耀在華夏的上空,諸子百家相繼擁入文化的大潮,爭當勇立濤頭的弄潮兒。他們從不同的視角觀照自然社會,提出濟世經邦的箴言睿語,譜寫了一曲曲動人的樂章。科舉試度的盛行,讓唐宋催生了一批批文學才子,他們憑自己的聰明才智,在唐詩宋詞的江河中劃出道道漣漪。然而,在東晉這個昏黃的朝代中,那些我們熟知的名字因其鳳毛麟角而顯得更加耀眼,雖然他們就像一顆流星劃破寂靜的夜空……

孝武帝太元十八年,二十九年的陶淵明背上行囊去江州做那個小小的祭酒。這個祭酒來之不易,但確是憑著自己曠世才華和卓絕的文學才能而得。此時的陶淵明感到前途光芒萬丈,他的腳步輕鬆而又愉快。江州的天空是蔚藍的,山川景緻也是那麼賞心悅目。可是,他的這種興奮心情並未持續太久,很快就遭到沉重打擊。當時門閥制度嚴格,士族為官盛行,而陶淵明由於父親早故,淪為庶族。江州的上官下吏開始對他進行冷嘲熱諷,誹謗挖苦讓他痛苦不堪而又無可奈何。他想念自己的溫暖的小家,想念把自己養大成人的母親。也許在那裡,他可以找到溫暖和靈魂的慰藉。一個殘燭將盡、淅淅瀝瀝的苦雨飄落的深夜,他給母親寫了一封長長的書信,把內心的悲苦痛痛快快地傾訴了一番。他告訴母親,他想回家,離開這個讓自己倍感羞辱的官場。十多天後,母親回信。那封讓他永世難以忘懷的信中,母親含淚召他迴轉。翌日起床後的第一件事他就是辭官。一身輕鬆的他懷著驚喜的心情邁著焦急的步伐奔向溫暖的故鄉,淚水時時漾在眼中,流在心裡,是驚喜,是悵然,還是……

沒多久,州里重新召他為主簿,剛剛獲得自由哪裡還有心思重回樊籠,他乾脆婉言謝絕。生活像清涼的溪水,時刻不停地流淌。妻子的溫柔賢惠,幼兒的調皮愚頑,讓他感到溫馨幸福。不過,隨著孩子的增多,生活也愈來愈顯得拮据。他需要去為生活奔波,唯一的路途還是離家為官。七年後,他遠涉荊州,投奔桓玄門下。不久,他發現誤入虎口,狡詐陰險的桓玄正依靠長江天險窺伺東晉的政權。他頓感擔驚害怕,考慮著如何離開這個是非之地。正當此時,母親病逝的訊息傳來,陶淵明一下子跌倒在地,只哭得天昏地暗,多次暈厥。早知如此,縱有高官厚祿,他那裡會離開生他養他的母親?悲痛欲絕的他拖著疲憊的身子,乘舟返回老家奔喪。

明年,桓玄謀逆篡權,隨之劉裕率兵討伐。重孝中的陶淵明以家國利益為重,在一個深夜,離別妻兒喬裝打扮私行,冒險到達建康,把桓玄挾持安帝到江陵的訊息告之劉裕。四十餘歲能做此一件驚天動地的壯舉,他感到非常欣慰。劉裕看重他的才華與勇氣,將其留在幕府,這讓陶淵明感到有了大展抱負的機會。然而,功成名就的劉裕開始剪除異己,那些戰功赫赫的名將早不慮夕,轉眼間成了陰朝厲鬼。陶淵明再度陷入絕望的境地,他終於在無奈和不安中,悄然離開了建康。

第三篇 晉朝的菊花(四)

官場是什麼?對陶淵明來說,就是不折不扣的苦痛!東晉時代註定不能成就陶淵明,陶淵明也註定會與這個時代決裂。只是,生活是一團亂而無緒的苧麻,越想理出個條理,越是粉絲錯雜凌亂。拮据的生活,困窘的手頭,讓陶淵明感到尷尬和苦悶。在家呆了一段時間,高鄰四舍勸他再入官場,去掙些官俸養家餬口。越想逃出苦海,越非要在這個塵網中絕望的掙扎。誰能告知,這樣的痛苦怎能承受?

經叔父陶逵的大力舉薦,公元405年秋天,陶淵明做了彭澤縣令。在彭澤,陶淵明別無他求,只想盡心盡力地做好份內的事。他夙興夜寐,處理公務,全縣上下大大小小的事務井井有條。餘下的時間,他開始讀書,讀書是他的生命中重要的組成部分。他忘不了在外祖父家讀書的那些日子,在書中,他找到了心靈的慰藉,找到了靈魂的歸所。

一個小小的督郵就在那麼個不起眼的日子來了。“束帶相迎”是個不成文的慣例,但在陶淵明心中,積久的對官場的憤怒和痛恨也就在那天爆發。一個朝代的政治永遠告別了陶淵明,陶淵明也永遠告別了官場生涯。

八十一天的彭澤生活,讓陶淵明再次嚐到了官場的甘苦。他沿著自己走來的路又重新走回去。東晉的田園,在這個午後顯得靜謐而美好,山水清幽,天空碧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