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9部分

“住在長安的遺唐使、僧人、經商的胡人不下數萬之眾,三月三他們也會去曲江之濱,他們的眼光也不低,尤其喜歡中土物事。”吳兢並沒有回答陳晚榮的問題。

陳晚榮明白他是在暗示自己對胡人多下點功夫,對他的用心陳晚榮非常感動,正要道謝,吳兢已經開始回答陳晚榮的問題了:“晚榮兄,我只有一點粗淺看法,不到之處還請您不要見笑。我以為應該做一個盒子,要精美別緻,上面雕些花紋,花鳥蟲魚、飛禽走獸都可以,只要點綴得好就成。”

想起在李清泉處見到的鱸魚膾繁複而精美的包裝,陳晚榮打從心裡贊成這一提議。用木盒來包裝還有一個好處,那就是可以防止擠壓,攜帶方便。

這有一條生活經驗,現代社會的香皂盒為什麼受歡迎呢?那是因為有了香皂盒,攜帶香皂就更方便了。

“真是個好主意!謝吳先生。”陳晚榮心頭轉動之際,已經有了一個腹案,道:“吳先生,在盒子上帖上印刷圖案,可以嗎?”

吳兢略一沉吟,很是贊同道:“晚榮兄,這主意不錯。不過,這圖案上一定要具有您的特色,要讓主顧們記住您的名字。這次,您是去曲江之濱找主顧,一旦他們記住了您,以後他們就會來找您。”

這和陳晚榮主張的要在產品上打上名號的想法不謀而合,沒想到“品牌意識”出現在吳兢身上,陳晚榮驚訝無已,搓著雙手道:“吳先生,可否請您賜一幅墨寶?”

已經見識了他寫香料配方的字,要是不趁此機會討要一幅,豈不可惜?

“要是晚榮兄不見笑的話,我就獻醜了!”吳兢欣然應允。把紙張展開,沉吟道:“晚榮兄要寫什麼樣的字?”

陳晚榮把印刷品放一張在他面前,道:“吳先生以為如何?”

“陳氏化工?”吳兢瞄了一眼,眼中神光閃現,讚歎起來:“原來晚榮兄早就想好了,我要晚榮兄留名,不是班門弄斧嗎?”懸腕揮毫在紙上寫下“陳氏化工”四字,再另起一行寫下“香皂”二字。

筆力遒勁,結構謹嚴,一筆一劃皆是大家風範!

第三十章 意料之外(上)

“好字,好字!”陳再榮心悅誠服,首先讚揚起來。

“陳氏化工”這四個字陳再榮早就寫過,論起結構安排雖然不能和吳兢比也還過得去,最大的差距就在於筆力。筆力差距之大就好比少年人和壯年的區別,陳再榮筆下的“陳氏化工”四字有些柔軟,而吳兢筆下的這四個字卻是剛勁有力,似欲破紙而出。

這手好字任誰都得服氣,陳晚榮也不例外,擊掌贊好,道:“吳先生此等好字真是一絕!能得吳先生賜字,無比榮幸!”

黃伯鳴笑道:“晚榮兄有所不知呀,吳兄不僅人品好、學問好,字也好,朝廷上下誰不知吳兄有一手好字呢!”

“胡亂寫一下,沒你說的那麼好,黃兄千萬別誇讚。”吳兢謙遜之際就要擱筆。

一聽黃伯鳴之言,陳晚榮心想這可是掘到寶了,千萬不能錯過機會,一定要把效益最大化:“吳先生,以我之見香皂的香味應該寫在這紙上,還煩請吳先生費心,不知可否?”

筆都快擱到硯臺上了,吳兢又提起來,大聲贊好:“晚榮兄這主意不錯。”在紙上用小楷寫下“梅花香”三字。略一打量,有些單調,在旁邊畫了一朵梅花陪襯,刷刷幾筆而就,形態逼真,讓人一看就知道是梅花。

他的繪畫功底很不錯,只是比起寫字來就有些不如了,饒是如此陳晚榮也是驚喜無已,忙道:“花蕊香!”

陳再榮非常機敏,配合的非常好,忙把這寫好的紙挪開,在吳兢面前重新放上一張紙。吳兢醮好墨,在紙上寫下“陳氏化工”“香皂”六字,再用小楷寫下“花蕊香”三字。再畫了朵含苞欲放的鮮花,嬌豔欲滴。

仕女香、蘭花香、蓮花香,一種接一種的寫下去,直到把九種香味全部寫完,陳晚榮這才放過吳兢。

望著九幅“商標”,陳晚榮美滋滋的,有了吳兢的字香皂肯定會備受關注。不過,陳晚榮還想再進一步,把香皂的使用說明放在吳兢面前,非常委婉的道:“吳先生,這是印字鋪師傅雕刻的字,和吳先生的字沒法比,若是放到一起的話很煞風景。”

陳晚榮雖是想請吳兢幫忙把使用說明抄寫一遍,但這理由任誰也不能說不對,印字鋪的師傅雕刻的字和吳兢的字比起來就差得太遠了,吳兢明知陳晚榮是打算趁此良機要他多付出,也沒法拒絕,笑道:“晚榮兄不必給我臉上帖金。我的字雖然還過得去,但比起歐陽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