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叫這些自以為是的傢伙刮目相看。”
這不過是一句玩笑話,不過,鄭晴卻是信心十足:“我相信,你一定能做到!”
伊人地鼓勵,比什麼都重要,陳晚榮大是受用,把碗一推,站起身,整理一下衣衫,就要出屋去上朝。鄭晴叫道:“等一下!”
陳晚榮愕然不解,看著她:“什麼事?”
“把眼睛閉上。”鄭晴很是羞澀。
陳晚榮已解其意,笑道:“要獎勵我?我得看著。”
這場麻煩和鄭晴的關係很大,陳晚榮去解決這麻煩,鄭晴自然是要好好“鼓勵”一下陳晚榮了。
鄭晴很是害羞:“把眼睛閉上嘛。”
陳晚榮不願她過份為難,依眼閉上眼睛,鄭晴在陳晚榮嘴上親一下,羞得脖子都紅了。陳晚榮趁機摟著她,好好的香吻了幾個,鄭晴也不反抗,任由陳晚榮親吻。直到心滿意足,這才放開鄭晴,在她肩頭拍拍:“等著好訊息。”
鄭晴輕輕點頭,掛在陳晚榮胳膊上,相偕而去。
楊思勖帶著龍武軍,早就在等候了。陳晚榮跳上馬背,衝鄭晴揮手,再和眾人揮手作別,疾馳而去。
楊思勖並騎而行:“陳大人,你要打算怎麼做呢?”
這事不太好預料,陳晚榮自嘲一笑道:“楊大人,這事,我現在還沒有譜,只能見招拆招吧。”
楊思勖指點迷津道:“其實,這事關鍵就在公主身上。陳大人要注意公主的言行就夠了,要是陳大人能說得公主不為難你,這事基本上就過去了。”
他也知道陳晚榮不在乎做官,降幾級品秩算是不痛不癢的懲罰,才有這話。
崔是太平公主的人,只要太平公主不為難陳晚榮,那麼她那一幫子人也就不會吭聲了。這話是說到點子上,就是難度太大了,陳晚榮笑道:“楊大人所言不錯,就是不知太平公主如何想了。”
楊思勖分析起來:“昨晚上,我琢磨了一宿,我以為太平公對你有兩種可能。”
說到琢磨人地心思,尤其是琢磨政治人物地心思,陳晚榮就不在行了,忙請教道:“哪兩種可能性?”
楊思勖笑言:“當然有好有壞,陳大人要聽哪一種?”
陳晚榮想了想道:“當然先聽壞的。壞的讓人心思慘淡。再聽聽好的,心情也就好了。”
楊思勖指著陳晚榮,大笑道:“陳大人,沒想到你還有這一手。好,那我就先說壞的了。要是太平公主死咬著崔一事不放手,堅持要皇上嚴懲你。那麼她的手下就會跟著她一道逼迫皇上。若真如此的話,皇上就難辦了,關一輩子,發配邊關就不是不可能了。”
這是最壞的情況,陳晚榮點頭道:“是呀!要真是如此地話,麻煩大了。”
楊思勖笑道:“其實,陳大人不必擔心,太平公主不會這麼做。”
這話有點新奇了,陳晚榮忍不住哦了一聲:“請問楊大人。這話作何解釋?”
楊思勖淡淡地點一句:“這就是朝局的微妙所在。”
景雲年間地政爭越演越烈,朝局的確是微妙,陳晚榮也猜不透他這話的意思。楊思勖見陳晚榮有些迷糊。這才點明道:“無論如何,皇上都會留下你,要你繼續做火炮。當然,沒有火炮對公主地好處最大,有了火炮,有些事她就難辦了。”
沒有火炮,石堡城打不下來,李隆基這個首倡其議的人就會面臨很大的壓力,太平公主再施展手段。李隆基就大事不妙,這是她最想得到的結果。
有了火炮,順利打下石堡城,李隆基只有功,沒有過,聲望會大漲,根基更加穩固。所以,對於太平公主來說,不讓火炮造出來是最好地辦法。要想不造出火炮。就要拿掉陳晚榮,即使不殺陳晚榮,也要陳晚榮不能造火炮。讓陳晚榮坐牢,或者發配邊關是最好地辦法。
太平公主肯定想這麼做,只是她做不到,原因就在於睿宗。睿宗原本是一個無能地皇帝,在歷史上他也沒有什麼建樹,連守成都稱不上。可是,陳晚榮地出現。給他建立功業帶來了希望。火炮的威力都知道。要是造出來,打下石堡城就是輕而易舉地事情。
石堡城一下。唐軍席捲青藏高原,迫使吐蕃成臣,是奇功一件。睿宗這個在歷史上沒有功業的皇帝一下子就有了清名,史書寫下“破石堡城,吐蕃來歸”一語,足以讓他垂範千秋,成為有為之君。
吐蕃主要是現在的西藏和青海一帶,唐朝地吐蕃遠比今天的西藏大,大很多。除了包括現在的西藏和青海以外,還包括阿富汗東北部領土,以及西